课件编号10011365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 繁荣地方特色文化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2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8次 大小:5412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初中,繁荣,格式,教案,文化,地方特色
  • cover
第四节 繁荣地方特色文化 课题 繁荣地方特色文化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物产等自然环境特征对当地服饰特点的影响。 2.通过实例,了解地形、气候、物产等自然环境特征对地方特色饮食的影响。 3.通过实例,了解自然环境特征对传统民居建筑的影响。 4.了解我国地方特色文化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5.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主要的自然、文化遗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所给信息,学会观察,发现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2.结合有关资料,会分析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的影响。 3.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主要的自然、文化遗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2.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及认真思考、认真钻研学习的好品质,培养学生小组内积极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1.使学生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能够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 理解地理环境在文化形成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新课 导入 导入:台儿庄古城其水乡、古城特色与地理环境有何关系? 思考:1.为什么台儿庄被称为“江北水乡”“运河古城”? 2.查阅资料收集我市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引言:旅游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不同地域人们的饮食、民居、服饰、交通运输方式等构成了特色的地方文化,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成为具有特殊魅力的旅游资源,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下面我们学习第四节———繁荣地方特色文化。 自 主 学 习 一、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一)衣与自然环境 读教材第98页的图片“傣族服饰”“藏族服饰”,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家乡(云南省)位于热带、亚热带,气候湿热,女子一般穿窄袖短衣和筒裙,男子一般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肥大的长裤,目的是适应湿热的气候特点。 自 主 学 习 2.根据所学知识填表。 (二)食与自然环境 读教材第99页的图片“山西刀削面”“台湾卤肉饭”“内蒙古手抓肉”,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填表。 2.我们家乡(云南省)主食以米饭为主。 (三)民居与自然环境 阅读教材第100页的图片“延安窑洞”和第100—101页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各地传统民居建筑都尽量就地取材,比如,贵州镇宁等山区的布依族的石板房,黄土高原的窑洞等。 2.说说西江与平遥古城所在地区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 3.比较西江苗寨与平遥古城建筑特点的差异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已有50项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仅次于意大利,居第二位。 5.我们家乡(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人们使用竹子建造竹楼。 二、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阅读教材第105页的“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推出了一批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的旅游项目,如西双版纳的傣族风情、海南岛的黎族风情等。 2.大力挖掘和开发当地的文化资源,如四川把传统的变脸艺术与旅游结合起来,南京为促进旅游业开发传统庙会等。 3.特色文化如果过度开发和不注意保护,就会枯竭乃至消失。因此,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要坚持科学利用,合理保护,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合 作 探 究 探究点、自然环境对衣、食、住的影响。 认真观察以下图片,小组合作讨论自然环境对衣、食、住的影响,并共同总结。 1.了解民族传统服饰,探讨当地自然环境对其影响。 傣族:南方,丝绸,短袖。藏袍:高原,毛织,肥大。 2.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北方地区:种植小麦为主,多吃面食,如水饺、饼、馒头、面条。南方地区:种植水稻,以米饭为主食。西北牧区:肉、奶等畜牧产品占很大比重。 3.比较自然环境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北方民居:院落宽大,坐北朝南,墙体厚,窗户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