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01958

语文:第8课《听潮》教案+课件(2份)(鄂教版八上)

日期:2024-06-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3830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语文,课件,教版,2份,教案,听潮
    (课件网) 听 潮 散文 鲁 彦 你见过大海吗?听过大海涨潮时那动人心魄的潮声吗?如果没有,那就好好地读一读鲁彦的这篇散文《听潮》吧!它会把你带到海湾,领略大海的无限风光,倾听大海的潮声,引发心灵的震撼…… 听 潮 散文 鲁 彦 一、掌握文学常识。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全 文脉络。 三、感受大海的温柔美,初步体 会作者溺爱大海的情怀。 教学目标: 文学常识: 1、文章作者是 ,即 ,原名 , 人,现代 。 2、原题 。 3、节选自 。 鲁彦 王鲁彦 浙江镇海 作家 《听潮的故事》 《驴子和骡子》 王衡 补充: 1、本文原题为“听潮的故事”,全文前半部分写听潮,后半部分写听潮引起的故事。后半部分写和尚趋炎附势,对外国资本家逢迎,对普通中国人歧视。“我”的住房被两个外国人看中,和尚便逼我们搬走。“我”故意穿起军装来,吓得和尚慌忙改变了态度,表现了当时的世态炎凉。 课文节选的前半部分。 2、写作背景: 鲁彦,北伐战争爆发后,他向往革命,多次计划南下,1928年,他到南京国民政府国际宣传科任职,对于蒋介石的种种倒行逆施,他十分不满,如实向世界报道,触怒 了国民党政府,被撤了职,他正是带着这种由于时势变化而产生的不同寻常的心情听潮的,作家面对澎湃的大海,耳为所感,心为所动,海潮与心潮并起…… 窗棂 ( ) 汩汩( ) 深黯 ( ) 铙钹( ) 云汀 ( ) 罅隙( ) 芳醇 ( ) 拨剌( ) 慵懒 ( ) 溺爱( ) líng àn tīng chún yōng nì là xià náo gǔ 海怒图 海醒图 海睡图 一(1--4):概况 二(5-21):具体描写: 三( 22 ):直抒溺爱大海之情 一片静寂 沉吟 低低地 轻轻地 仿佛是朦胧的月光…… 又像是情人的密语 像微风拂过琴弦 像落花飘零在水上 海睡图 温柔 诗意 (喜悦 沉醉) 比喻 通感 阅读(6--12)节,回答问题。 1、语段中所用的一个破折号,其作用是:( ) A 语意的转换 B 意义的跃进 C 解释说明 D 声音的延长 2、按照作者的观察角度,填出作者观察到的景象。 俯视   平视_____ 远视 仰视_____ C 在我们的脚下……  在平静的深黯海面…… 远处灯塔上的…… 星星在头上…… 3、对“我们的脚下仿佛轻松起来,平静地、宽阔地……朝向红玉的琼台走了去。”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 A 此句是虚写,形象的表现出“我们”愉悦的心里感受。 B 此句是虚写,烘托了大海令人心旷神怡 的静美。 C 此句是虚写,造成了一种诗的意境,意味无穷。 D 此句是虚写,是上文具体描写的升华,表现了大海的神奇力量。 D 4、根据第八节的句子填空。 “像微风拂过琴弦”和 一词照应;“像落花飘零在水上”和 一词照应。 5、这一部分的中心句是( ) A 大海上一片寂静 B 还睡熟了 C 揭开了海的神秘 D 海在我们的脚下沉吟着 6、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低低地 轻轻地 B 溺爱大海的情怀 练习: 摹仿下面的一段话,以“月夜泉声”为描写对象,运用比喻写一段话。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密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 答: 。 。 再 见听 潮 【教学构想】 鲁彦的《听潮》是一篇借景抒情的优美散文,它着重从听觉的角度,用文字来塑造声音的形象,表现了大海落潮时静态的“柔美”和涨潮时动态的“壮美”,讴歌了大海的伟大力量。表达了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征,对海潮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描写。 本文无论是其结构设计,还是语言表达,无论是其题材的选取,还是其主题的开掘,都可谓是匠心独具。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本文的语言极具吸引力。用评点批注法教学本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