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029742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名师课件第9课:常见的修辞手法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24791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名师,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只能用心灵去感受美好的世界! 盲姑娘却只能用双手去触摸春天, 语言文字运用板块 常见的修辞手法 专题七 考纲解读 高考前沿瞭望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 对以上要求可作如下方面的理解: 1.所谓“常见”,就是考生常见常用或熟悉的,《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九种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都是考生比较熟悉的。 2.“正确运用”的含义。这就说明考查的这九种修辞是以动态的形式出现的,也就是说,修辞方法的考查,不是考名词术语,而是重点考查判断所使修辞方法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方法在语段(篇章)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等。 核心考点探究 考点透析 修辞方法的考查常见的题型有: 1.客观选择题,它有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单项选择大都放在第Ⅰ卷,由于这种考查形式比较单一,所以近几年这种题型很少采用;多项选择大都放在第Ⅱ卷,这种题多和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性考查。 2.主观简答题,其常见的考查方式有三种: ①是和语言表达(扩展语句,句式仿用、变换,语言表达简明、连贯、鲜明、生动)等结合在一起; ②是结合诗歌鉴赏考查修辞效果; ③是和现代文中文学作品或实用类文本的阅读结合在一起考查所用修辞方法表达的效果或作用。 3.作文要求“有文采”:这是更为开放的考查形式,要求作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本体 喻词 喻体 例句 明喻 暗喻 借喻 一、修辞分析之比喻 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西沉的落日像一只金色的圆盘。 青春是盛开的鲜花。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比喻作用 江上看山(苏轼) 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试分析此诗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答: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予动态化了,写得形象生动。“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备受后人的称道,为什么? 答案:这两句是以水喻愁的名句,用比喻和设问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愁的弥漫、深浓、绵长,表现了词人内心无尽的哀伤,既有深度,又有力度。 二、修辞分析之比拟 1.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 3、作 用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将人的情感移植到花鸟身上,把人的感情表现得更深沉、曲折、凄苦、哀伤。使形象更生动饱满,意境更灵动,富有画面感。化平常为别致,更有情韵,有移情作用。 巩固训练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 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 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 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 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三、修辞分析之借代 1、定义:借用于所致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另一事物来代替所指事物。 2、种类 3、作用:褒贬色彩,反应思想感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