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03010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PPT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37877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PPT,课件,新人教,人教,必修
  • cover
(课件网)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历史》 必修1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分清中西政治制度的不同,学会用联系和比较的观点分析问题,树立特色理论的基本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前提,建立,建设,完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联系和比较的观点分析问题———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与西方政治制度的区别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讲授“结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也开启了新中国崭新而漫长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历程。五十多年来,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不懈的努力,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然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历经坎坷和曲折。“文化大革命”使民主和法制遭到粗暴的践踏,人民的权利得不到保障,民主政治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拨乱反正,依法治国,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祖国统一始终是中国人民共同的夙愿。按照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成为祖国统一大业进程的重要里程碑。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湾问题一定能解决,祖国一定会统一! 新中国成立后,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任务是 一是恢复和发展经济 一是巩固新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形成) 概括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共领导下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1)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已经垮台 (2)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开始筹建新中国的工作。 (历史纵横和新政协筹备会的召开) 2、形成———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召开: ①时、地: ②代表: 1949年、北平 社会各阶层 中共、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人民 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及海外华侨代表 1、背景: 1949年6月,新政协筹备会在北平召开,全面展开筹建新中国政权工作. 旧政协: 指抗战胜利后不久召开的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间?地点? 通过了什么决议?实施了没有? 1946.1 ;重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和政协协议,发动了全面内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由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共同建立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又称“新政协”,以别于1946年在重庆召开的“旧政协”。1948年,中国共产党号召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以扩大、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9年6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今北京)召开。后来,周恩来提出:许多团体都冠以人民两字,政协何不采用?这个意见被采纳了。因为人民包括工、农、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分子,人民民主的性质鲜明。1949年9月17日筹备会的第二次会议决定将“新政治协商会议”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隆重召开 毛泽东致开幕词 中国 共产党 无党派 人士 各民主 党派 人民 团体 各民族 海外 华侨 各地区 人民 解放军 代表的广泛性 特点: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