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04300

高一历史 新人教必修2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22042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一,历史,新人教,人教,必修,1课
  • cover
(课件网)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曾以其辉煌灿烂的文明令世人瞩目和向往。古代的中国有着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从而为文明的萌生和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要了解中国古代文明辉煌灿烂的原因就必须了解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农业的发展 耧车 耧车模型 汉代播种工具。 以人或畜牵引,种子由箱内沿耧管撒下 发明于唐代的曲辕犁 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 ———刘禹锡《竹枝词》 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温庭筠《烧歌》 铁制农具 铁制农具 第一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历史必修2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①中国古代农业是怎样完成从原始农业刀耕火种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的? ②推动整个发展过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突出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施肥、灌溉技术的掌握和提高以及农作物种类的丰富等。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请 您 思 考 1、精耕细作的含义 精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精耕细作的基本要求是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争取高产。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2、精耕细作的体现 请 您 思 考 结合图片与教材完成下表: 时期 工具名称 特点 战国 铁犁 西 汉 耦犁 耧车 隋唐 曲辕犁 没有犁壁,只能松土破土,不能翻土造垄,构造比较简单 二牛三人、二牛一人 播种工具,将开沟和播种结合在一起 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 (1)铁犁牛耕 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 (2)耕作技术的进步 出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 ———垄作法;代田法;耕耙耱技术 汉代代田法 垄作法,又叫畎亩法,由畎和亩两部分组成。畎是沟,亩是垄,畎亩法也就是一种垄作法。这种耕作法对于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两种方式。它的特点是:在高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这不叫做“上田弃亩”。在低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这就叫“下田弃畎”。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且有利于通风透光。 前汉是我国作物生产飞跃发展的时代,也是我国农学取得辉煌成就的时代。一般作物栽培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措施,大部分是在这时期具备了;通过精耕细作以取得单位面积高额丰产栽培的科学基础,也是在这个时期奠定的。 《中国农学史》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 代田法示范图 (3)灌溉水平的提高 阅读课本第6页,归纳出不同时期水利工程或水利灌溉工具。 时期 工程或工具 战国 汉朝 曹魏 唐朝 宋朝 明清 都江堰 都江堰 造福千秋 ◆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 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 都江堰。 (余秋雨) 李冰父子 都江堰 后人认为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写诗赞道: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宝瓶口 郑国渠 白渠 六辅渠 时期 工程或工具 战国 都江堰 汉朝 曹魏 唐朝 宋朝 明清 漕渠、白渠、龙首渠 翻车 筒车 高转筒车 筒车 高转筒车 时期 工程或工具 战国 都江堰 汉朝 漕运、白渠、龙首渠 曹魏 翻车 唐朝 筒车 宋朝 高转筒车 明清 风力水车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组 分 讨 论 第一组:什么是小农经济?它有哪些特点? 第二组:小农经济形成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有哪些? 第三组:小农经济的地位及评价? 第一组: 特点: 含义: 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它是分散的,且生产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