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048010

7、开国大典 第二课时 课件+同步练习(共28张PPT)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54316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开国大典,第二,课时,课件,同步,练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开国大典第二课时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 lán ɡān huì jí bào zhà dēng zhǎn ( ) ( ) ( ) ( ) yuè bīnɡ zhì fú jù lí ( ) ( ) ( ) 二、选词填空。 渐渐 慢慢 徐徐 1.太阳出来了,晨雾( )地散去。 2.我扶着老奶奶,( )地走过人行横道线。 3.清风( )吹来,我闻到了一股茉莉的清香 矗立 肃立 挺立 4.少先队员( )在烈士墓前,缅怀革命先辈创业的艰难历程。 5.人民英雄纪念碑高高地( )在天安门广场的南面。 6.广场上( )着一根22米高的电动旗杆。 三、词语搭配,连线题。 热烈的    态度 热情的    欢呼 热闹的    市场 宣传    成立 宣读    公告 宣告    好事 4、课文按照顺序讲了哪四个动人的场面? 五、课内阅读。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用“ ”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2.这段文字在写法上运用了先 后 的方法,重点写了 、 , 应该说他们是全场三十万人的“ ”。 3.用“ ”标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把 比作 , 把 比作 。 参考答案 一、 栏杆 汇集 爆炸 灯盏 阅兵 制服 距离 二、 1.渐渐 2.慢慢 3.徐徐 4.肃立 5.矗立 6.挺立 三、 热烈的欢呼 热情的态度 热闹的市场 宣传好事 宣读公告 宣告成立 四、 群众入场 典礼开始 阅兵仪式 群众游行 五、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2.总 分 工人 农民 主力 3.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人群 海洋 翻动的红旗 波浪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课件网) 7.开国大典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开国大典 新知导入 灯盏 栏杆 汇集 爆发 检阅 恩泽 隆重 水渠 宣告 制造 距离 坦克 生字复习 旧知回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知道了开国大典的举行时间、地点以及有哪些人参加等信息。这节课我们接着感受开国大典热闹隆重的气氛吧 。 新知导入 我们来看一组开国大典时的老照片 默读2-4自然段,看看大典前天安门广场布置得怎么样?试着从文中找出答案。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呈丁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不给予中华门。三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介绍天安门广场的布置 课文解析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8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8面红旗迎风招展。 天安门城楼上宫灯高挂、红旗迎风招展,显现出一种热烈、隆重、喜庆的气氛。 课文解析 文中是如何从与会人员的角度来表现典礼是非常隆重的? 参加典礼的人员来自五湖四海,地域很广。 参加典礼的人来自各个阶层。 参加典礼的人来得很早,早上六点钟起就有人入场。 参加典礼的人数很多。 课文解析 默读5-10自然段,观看典礼的主要经过。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排山倒海 一齐投向 “排山倒海”和“一齐投向”说明人民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课文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