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053361

2021-2022学年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教案(2课时,表格式)

日期:2024-06-18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2次 大小:4994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1-2022,格式,2课时,教案,运动,地球
  • cover
课题名称 地球的运动 所在单元 第一章第三节 本单元课标要求 “认识地球”是七年级地理的第一章,也即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起首章,而本节又是其中的起首节。因此本课设想通过多媒体和充分利用章首页、设计动手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奥秘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本单元的 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 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 经线、纬线 地球仪: 经度、纬度 自传 地球的运动 公转 本节课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⑵用简单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⑶用实例说明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⑴动手演示,感知地球的运动,发展空间想象力。 ⑵在探究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也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观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 ⑴明白任何地理现象都有成因,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人地关系。? ⑵培养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的精神。 学习重点 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运动规律。 学习难点 1、正确列举实例说明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学习过程 学习环节 (含学习环节的名称、时间) 活动内容及活动规则 (围绕学习目标达成的活动设计,含教师设问、 活动的任务、活动规则等) 设计意图 (目标指向、重难点突破等) 导入: (情景创设) 问题导入新课,激发探究欲望 活动一:自主学习(活动的时间8分钟) 活动二 合作探究一 时间10分钟 第一课时:地球的自转 ? 人们白天工作、学习,夜晚休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 活动一: 探究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 在播放“地球的运动”课件时,突出地球的自转,引导学生观察其运动方向。 总结: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从赤道上空看,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 (让教室光线尽可能暗淡)用手电筒从侧面照射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下面两种现象。 1.手电筒光好比太阳光,照到地球仪上,你发现了什么? 2.如果地球是个透明球体,还会形成白昼和黑夜吗? 以上内容做好以后举手示意,请小组成员上台展示并解说,要求: 1. 展示的同学站位准确、面向黑板、声音洪亮、脱稿; 2.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和质疑。 活动二 总结并延伸:?地球自转还使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有的地方已经中午了而有的地方还是晚上,即出现了时间差异。以东的地方时间总是早于以西的地方。由于地球的自转是每24小时自转一周,所以地球上经度每隔15的地方,时间相差1小时。 对每组问题稍做思考,举手示意自己是否知道。 观察、讨论并回答。 ? 小组讨论。 ? 课题名称 地球的运动 所在单元 第一章第三节 本单元课标要求 “认识地球”是七年级地理的第一章,也即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起首章,而本节又是其中的起首节。因此本课设想通过多媒体和充分利用章首页、设计动手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奥秘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本单元的 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 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 经线、纬线 地球仪: 经度、纬度 自传 地球的运动 公转 本节课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⑵用简单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⑶用实例说明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⑴动手演示,感知地球的运动,发展空间想象力。 ⑵在探究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也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观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 ⑴明白任何地理现象都有成因,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人地关系。? ⑵培养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的精神。 学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