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056054

11《论语十二章》第一课时课件(共27张PPT)+教案+素材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1346693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论语十二章,第一,课时,课件,27张,PPT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 《论语》十二章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下列句子都是关于修身的,参考课文注释,理解其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参考答案:1.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是君子吗? 2.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3.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4.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5.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二、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有哪些观点?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参考答案: 体会:[示例]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明了学思结合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一味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主导,失去主见,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一味空想而不去学习和实践,就会疑惑。 三、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参考答案:1.“君子”,与“小人”相对,有二义:一指身份,即出身贵族的人;二指修养,即有德行学问的人。这里用第二义。 2.“忠”,指尽心尽意,是与他人相处的道理,不仅指臣对君,也包括其他人。信”,指诚信。3.“义”即“宜”,是行为的尺度。 4“仁” 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道德的本体。仁义相连,仁是发端,义是体现。 四、背诵全文。 五、《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后生可畏”“当仁不让”等。你还知道哪些?课外搜集一些,与同学分享。 参考答案: 成语 出处 意思 岁寒松柏 《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松柏岁寒不凋。比喻在逆境中能保持节操的人 循循善诱 《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 欲罢不能 《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想停止却不能停止 文质彬彬 《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 质彬彬,然后君子。” 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闻一知十 《公冶长》:“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听到一点就能推知很多。 形容非常聪明,善于类推 血气方刚 《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年轻人)精力正旺盛,冲劲儿大 任重道远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担子很重, 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艰苦奋斗 举一反三 《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孔子的生平、思想和《论语》,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熟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体会其与现代文的不同。 (重点) 正确理解《<论语>十二章》的内容,体会语录体散文语言的特点,以及其中倡导的修身和为学之道。 (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孔子及《论语》的相关知识。 2.准确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经典咏流传:碰!乐团改编《论语》完美和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