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060658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 第一课时 教案

日期:2024-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1602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第一,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初步了解“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结构特点。 3.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 4.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5.朗读、背通古诗《所见》 教学重点: 1.主动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积累成语、古诗。 2.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初步了解“摇头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结构特点。 3.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的教学: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内容,说一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预设1:了解了三所不同的学校大青树下的小学跟我们的学校有很大的不同。花儿也有学校,花孩子也像我们一样在学校里学习。还有古代的私塾,那时的学习方式跟现在有很大的不同。 预设2:读到了很多有新鲜感的词句,有的是第一次读觉得陌生的词语,有的是想象奇特的句子,如“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预设3:把新鲜感的词句及时摘录到了积累本中。 2.读句子,明出处 (1)课件出示“交流平台”中的两个句子,学生练读。 (2)指名学生读第一个句子,发现这句话出自第1课《大青 树下的小学》 (3)指导学生读好第二个句子,了解句子的意思 ①指导读准“更夫”的“更”。了解“更夫”一词的意思:更夫是古代民间巡夜的人,每天夜里敲竹子或锣,提醒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 ②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句子是课外的,并随机补充:第二个句子和《花的学校》一样,也是出自泰戈尔写的《新月集》。 ③指名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3.交流发现。 (1)引导学生结合之前的学习经验讨论交流:这两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设想一下,小伙伴为什么觉得有新鲜感?预设:这两个句子眼平时的句子有点不一样。第一句把树枝、鸟儿、蝴蝶想象成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样的写法特别新鲜。第二句中“我”的想法很奇特,想做一名更夫去追逐影子。 (2)学生齐读句子体会。 4.引导学生拓展交流:你们在自己的课内外阅读中有没有读到过有新鲜感的词句? (1)四人小组交流自己所积累的有新鲜感的词句,谈谈体会。 (2)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词句和体会。 (3)全班汇报交流。也可以展示部分有积累习惯的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摘录的词句,全班学生分享。 5.小结并指学生抄写句子 (1)小结遇到这些有新鲜感的词句,可以多读几遍,想想词句的意思。还可以抄写下来,平时要注意积累,在习作时也可以尝试运用和仿写。 (2)请学生把这两个句子抄写在自己的积累本中,注意句子抄写的格式,开头要空两格 二、“词句段运用”的教学 1.引导学生积累成语,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结构特点。 (1)出示“词句段运用”第1题中的成语,指导学生读准确。 ①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②学生自由练读,教师指名读,指导读准字音,重点关注爪、吊、赤、疾、燥”的读音 (2)学生多种形式读成语。 ①一边做动作一边读成语。如做摇头晃脑、张牙舞爪、手忙脚乱的动作。 ②想象成语描写的动作、神态、心情等,师生、生生合作读成语。如教师读“面红”,学生读“耳赤”;男生读“提心”,女生读“吊胆”。 ③同桌合作朗读,小组合作朗读。 (3)引导学生发现两组成语结构上的特点,指导梳理 ①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两组成语结构上的特点。 ②全班交流,梳理。 特点1:这8个成语都含有人体器官,都和人有关。有的描写人的动作,如“摇头晃脑、张牙舞爪、手忙脚乱、眼疾手快”;有的描写人的外貌状态,如“披头散发、面红耳赤、口干舌燥”;有的描写人的心理,如 “提心吊胆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