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071150

教科版(2017秋) 五年级上册4.3心脏和血液 (课件13张PPT+教案)

日期:2024-06-0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310526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科,2017,五年级,上册,心脏,血液
    3.心脏和血液 【教材简析】 《心脏和血液》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健康生活》单元第3课。心脏、血管和血液属于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承担着运输养料和氧气、废物和废气的作用。血液循环系统对于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心跳是人体的主要生命体征之一,心脏停止跳动,意味着生命的终止。本节课从对心脏跳动的测量入手,让学生了解心脏的位置,探索心脏跳动的规律;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了解心脏跳动对维持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意义,培养学生建模与推理能力,提升关注心脏、血管健康的意识。 【学情分析】 心跳是五年级学生非常熟悉的生命体征。生活经验告知学生心脏的位置以及心脏在不停地跳动,但是他们不了解心脏跳动的意义及血液循环和心脏跳动的关系。本课以心跳为出发点,通过感觉心跳了解心脏所在位置;通过测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心率)来判断自己的健康状况;通过探究心跳的作用的模拟实践,理解心脏、血管的功能;通过测量下蹲运动一分钟后恢复正常心跳所需的时间,并与经常运动的同学进行比较,使学生感悟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益于心脏和血管的健康,进而激发学生保护心脏的意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心脏是重要的人体器官。心跳是心脏工作的外在表现。 心脏跳动使得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维持人的生命活动。 体育运动可以强健心肌,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借助模拟实验推测心脏“工作”的方式。 学会测量心跳和脉搏。 科学态度目标 对研究心脏、血管、血液如何工作并维持人的生存感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知道体育锻炼可以强壮心脏,并能够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借助模拟实验推测心脏“工作”的方式。 难点:理解心脏跳动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心脏模型、水槽、水、吸耳球、课件 小组:水槽、水、吸耳球、塑料管、听诊器、秒表、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聚焦:心跳(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听诊器、秒表、学习单] 1.邀请学生集体参加一分钟较为剧烈的体育运动或小游戏(如健身操、萝卜蹲游戏等)。 2.提问:参加完这个活动,你有什么感受?(预设:呼吸变得急促、心跳变快了…) 3.设问:你怎么知道心跳变快了?让我们使用听诊器找一找心脏的位置,听一听心跳,并用秒表计时,来比较一下运动前后的心跳变化。 学生两人一组,使用听诊器与同学配合互相听心脏跳动情况,从中了解心脏的位置,及心脏不停跳动的情况,并学会测量心跳的方法。(学生先说说准备怎么做,然后教师) 心脏跳动情况记录表 运动前(每分钟跳动次数) 运动后(每分钟跳动次数) 4.学生小结:运动后一分钟内心跳次数更多,心跳确实变快了。 5.提问:关于心脏,你还道些什么?请学生回答,谈谈他们对心脏的认知。出示儿童心脏模型,向学生介绍心脏的形状和大小。 6.教师小结:心脏主要由肌肉构成,形状像一个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接近,成人的心脏重量在300克左右。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能感受到一次跳动。人们常用心脏停止跳动来表述生命结束。我们把人每分钟的心跳次数称为心率。 7.设问:为什么人运动前后,心率会发生变化?心率变快有什么意义?(预设:心率加快可以输送更多的血液) 板书课题:心脏和血液。 二、探索:血液循环系统 [材料准备:水槽、水、吸耳球、塑料管、学习单] (一)认识血液循环系统 1.认识血管 (1)找血管 谈话:我们的运动部位是手和脚,而心脏在胸腔里跳动,是怎么把血液运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的呢?(预设:依靠血管)那么让我们来一起找找身体上的血管,时间30秒,找完之后组内讨论两分钟,看看哪组同学找得又准又多。 学生交流汇报找到的血管。 (2)认识血管的作用 谈话:正如同学们找到的,血管遍布我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