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078943

【精品解析】广东省东莞市七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联考试卷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14146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精品,解析,广东省,东莞市,七校,2020-2021
    广东省东莞市七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联考试卷 一、单选题 (2020高一上·东莞月考) 2017年12月14日美国宇航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一项新的发现,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遥远的恒星系统开普勒90中发现了第八颗行星。这是第一次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与太阳系拥有相同数量的恒星。这一消息实在激动人心,但遗憾的是其八颗行星同主恒星的距离均不超过日地距离,且恒星开普勒90的温度要比太阳稍高一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开普勒90天体系统与 属于同一级别(  ) A.可观测宇宙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地月系 2.结合材料推测,本来激动人心的发现因为 又另人遗憾(  ) A.此次观测并没有发现地外生命 B.该天体系统距离地球遥远,现有航天器难以抵达 C.各行星与恒星距离过近,没有适宜生命演化的温度 D.受观测水平限制,人类无法详细观测到各行星表面 【答案】1.B 2.C 【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解析】【点评】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有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质量较小,离地球较近,属于类地行星;木星、土星质量和体积都很大,属于巨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最远,称为远日行星。 1.分析材料“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遥远的恒星系统开普勒90中发现了第八颗行星。这是第一次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与太阳系拥有相同数量的恒星”,可知开普勒90为恒星,吸引八大行星绕其不同公转,因此开普勒90天体系统与太阳系属于同一级别。地月系比太阳系低一个级别,河外星系是与银河系并列的天体系统,比太阳系高一个级别;可观测宇宙即总星系,包括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比太阳系高两个级别。故B正确,A、C、D错误。 2.地球目前人类发现的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日地距离适中使得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这是地球上孕育生命的重要因素。“但遗憾的是其八颗行星同主恒星的距离均不超过日地距离,且恒星开普勒90的温度要比太阳稍高一点”,说明令人遗憾的原因是各行星与恒星距离过近,没有适宜生命演化的温度,故C正确,A、B、D错误。 3.(2020高三上·丰县期中)光温潜在产量是指在一定的光、温条件下,作物单产理论上所能达到的最高值。通过分析农作物生长季≥10℃活动积温及地面太阳总辐射的时空分布,可确定其光温潜在产量差异及变化。下图为华北平原1961-2015年每年夏玉米生长季内平均积温及地面太阳总辐射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地,地面太阳总辐射量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研究发现1961-2015年华北平原夏玉米光温潜在产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夏玉米实际单产却呈增加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 A.农业技术进步 B.活动积温上升 C.种植面积扩大 D.辐射总量增加 【答案】(1)D (2)A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太阳总辐射等值线图判断,太阳总辐射北多南少。其中甲地太阳辐射值小于1800,乙地位于1800-1900之间,丙地位于1900-2000之间,丁地大于2000,因此地面太阳辐射量最大值为丁地,故答案为:D。(2)近年来华北平原夏玉米光温潜在产量在下降即自然条件不利于玉米生产,则玉米实际单产提升的原因在人为因素,主要是农业技术的改进,具体有作物品种改良;施肥、耕种、灌溉技术进步;农业(对旱涝、冻害、虫等)抗灾能力提升等。据此判断A正确,故答案为:A。 【点评】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科技、劳动力价格等。气候、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