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08118

第七单元非选择题测试(无答案)

日期:2025-05-16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335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七,单元,选择,测试,答案
  • cover
第七单元非选择题测试 姓名 班级 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本题共8分)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统治者声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人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谋求日光下的地盘。” 材料二:三国缔约以后,希特勒得意地说:“三个国家联合起来了。起初是欧洲轴心,现在是世界的大三角……” 他还野心毕露地说,准备实现他的权利和确保他们的生死利益。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所说“三国缔约”是指哪三国?(2分) (3)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共同灾难?从中我们获得什么有益启迪?(4分) 2、(12分)材料一 1929年,从美国开始……,迅速扩展到加拿大、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并涉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而且农业危机、商业危机、金融危机同时爆发,相互影响。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比1929年下降约40%,国际贸易下降约60%。工人失业,人民生活困难…… 1929—1933年美、英、德、法、日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 国别 法 国 日 本 德 国 美 国 英 国 下降情况 16.5% 8.4% 40.6% 46.2% 28.4% 材料二 最近两年来,金融危机首先从美国爆发,随即迅速席卷全世界,成为全球性的金融海啸,我国也深受其影响……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从上表中看出危机对哪个国家的破坏性最大?(2分) (2)材料一所述的危机有什么特点?实质是什么?(4分) (3)为了应对材料一所述的危机,美国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举措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4分) (4)结合材料二,据你所知我国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应对金融危机(答一点以上即可)?(2分) 3.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岸暖,大渡横桥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⑴中国红军进行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 ⑵1935年,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了什么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意义?(4分) (3)写出长征的起止时间和最终会师的地点。(2分) (4)红军长征留给我们最大的精神财富是什么?(2分) 4.(8分)九十三年前,中国的一位外交官在参加一次国际会议时发现这样的愤慨:“偌大一个省份见夺于他国,这难道是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报酬吗?”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⑴材料中的“偌大一个省份见夺于他国”指的是什么事件?在中国人民的斗争压力下,当时的中国政府对此事作出了怎样的回应? (4分) ⑵这次会议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中国的一场什么运动?(2分) 这场运动的意义分别是什么?(2分) 5、材料一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10分) (1)材料一所述,“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含义指什么?(2分) (2)材料一所述,“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2分) 概括“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的共同原因。(4分) 材料二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不能感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