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082701

3.11 地球的内部 教案

日期:2024-05-2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1418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3.11,地球,内部,教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地球的表面和内部 地球的内部 【主要概念】 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 【涉及课标】 14.5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描述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知道地壳运动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深入前两课本质层面,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和地壳运动模式,初步了解地壳运动会导致地表发生全球性或小范围的海陆变迁,能初步从宏观层面解释地形高低起伏、火山地震频发的原因。 本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地球内部结构与地壳运动。先让学生根据火山喷发、地热、地震中的物质和能量推测地球内部可能是怎样的,再通过阅读资料认识人类探索地球内部的主要方法和成果,以及科学家对地球内部圈层运动模式做出的猜测。第二部分是模拟地球板块的漂移与碰撞,通过观察进一步理解地壳运动时板块之间的碰撞、分离与交错,意识到能量来自地壳下方处于对流运动状态的岩浆。第三部分是认识地壳运动导致海陆变化,遵循从局部到整体的认知规律,先让学生根据喜马拉雅山上发现的海洋类生物化石推测喜马拉雅山地区很久以前的情况,建立陆地和海洋会转化的意识;再观察地球大陆板块变化示意图,认识陆地的变化趋势,从而认识海陆变迁、大陆漂移也是地壳运动的结果,为今后继续认识地表变迁理论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火山和地震这些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有一定了解,但是对地球内部知之甚少。他们也许从课外读物中获取了地壳、地幔、地核这些名词,但是并不了解地球各圈层的结构特点与运动模式。本节课要帮助学生建立地球内部的运动与海陆变迁、大陆漂移之间的有机联系。 【学习目标】 1. 通过资料学习,能说明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与特点。 2. 通过阅读、模拟实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模式,能解释地壳缓慢移动的原因和结果。 3. 借助研讨与交流,认识海陆变换、大陆漂移也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说明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与特点。 难点:通过模拟实验推测、解释地壳运动的原因和表现。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泡沫块(有编号)、抹布、隔热手套、淀粉糊、红色素、搅拌棒、镊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出示地球图片,提问:通过前几课的学习,你对地球有了哪些认识? 2. 谈话:大家对地球表面有所了解。那么,地球的内部是什么样的? 学生根据课外知识谈谈自己的认识。 3. 揭题板书 【设计意图】 调动学生已有经验,探明学生关于地球内部的前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揭示研究课题。 二、地球内部的结构与特点 (一)根据自然现象推测地球内部的样子 1. 出示火山和地震的图片,提问:你能从下面这些现象中推测一下地球内部的样子吗? 火山:地球内部温度高、压力大、有岩浆。 地震:地球内部会运动、岩层会承受很大压力,积聚的能量需要释放。 2. 出示地热,谈话:地热能不能帮助我们推测出地球内部的情况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地热》。 地热:地球内部很热,可能比地表温度高。 (二)用钻探的方法探索地球内部 1. 提问:除了通过自然现象进行推测之外,你觉得了解地球内部,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提出钻洞 谈话:钻探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可以直接看到地球内部的结构。人类现在已经钻到多深了呢? 2. 谈话:钻了12千米,用了24年。前苏联在克拉半岛钻井,从1970年到1994年,整整24年。为什么钻到12千米,就不再钻了? 学生交流想法。 原因:(1)地球内部温度很高,钻头难以承受高温。(2)12千米,岩层已经非常像流体,钻孔孔壁无法稳定,会塌孔,钻好的孔会自行闭合。(3)资金超出预算,又没有实际效益。 3. 讲述:我国自主研发的钻探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