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086888

教科版(2017秋) 三年级上册科学3.5《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5521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科,2017,三年级,上册,科学,运动与摩擦力
  • cover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构建了“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使物体启动或停止”概念以及通过弹簧测力计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的基础上,延续了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研究。不同的是本节课研究的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物体从静止到运动需要克服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摩擦力大小可以间接测量以及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教材围绕“运动和力”的核心概念,设计了3个活动,先是研究物体从静止到运动需要克服多大的摩擦力。第二个和第三个活动分别研究在物体下方垫上滚木或安轮子的方式,需要多大的力让物体从静止到运动。这三个活动在于引导学生发现,一方面物体从静止到运动需要克服摩擦力,另一方面,可以用在物体下方垫滚木或安轮子的方式来减少物体运动的摩擦力。通过这3个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在技术改进上的伟大智慧,为后续设计制作小车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他们已经对摩擦这个词比较熟悉,而对摩擦力这个概念就不太清楚了,这一点在前概念调查中可以发现,学生不知道在草坪上滚动的足球自然而然停下来是由于足球与草坪之间摩擦力的作用。学生对“摩擦力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摩擦力的大小怎样知道?如何能减小摩擦力?”等问题也并没有太多思考,这也成为本节课学习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性设计,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体会摩擦力与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2.摩擦力是有大小的,物体由静止变成运动时需要克服摩擦力。 3.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科学探究目标 1.会用垫圈数表示摩擦力的大小,并用实验数据证明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 2.会用轮子改装小车。 3.会研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不同方式运动的物体之间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思路、方法完成科学探究。 2.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乐于表达交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轮子的发明将物体改变成为用滚动的方式前进,这是技术上的巨大进步。 2.意识到人类可以通过不断改进技术来满足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需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物体从静止到运动要克服摩擦力,刚好能使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相当于它受到的摩擦力,摩擦力是有大小的。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收集证据,知道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 【材料准备】 学生材料准备:小牛顿实验套装纸盒小车1辆、车轮两对、垫圈若干、回形针一枚、棉线、橡皮擦(或其他重物)若干、桌面定滑轮(或自购带滑轮长木板,方便携带)。 教师准备:小组实验材料一套(备用与示范说明用)、班级汇总表、实验记录表、实验微课指导视频。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1.聚焦 (1)“摩擦初体验”活动 学生活动:第一步———手在桌面上滑动,离开桌面滑动,有什么感受? 第二步———再次利用身边的物体,感受摩擦。 教师提问:在刚才的活动中,谁能来说一说什么情况下能产生摩擦,在摩擦过程中的感受?(预设:学生体验后感觉手滑动时受到了阻碍。) 教师活动:帮助学生梳理摩擦力的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因此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运动与摩擦力。(板书:运动与摩擦力) 设计意图:从学生亲身体验出发,以学生关于摩擦的前概念为基础,让学生在熟悉的活动中初步感知摩擦力,并针对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作用方向和作用结果,达成初步共识,构建摩擦力的概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