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08896

鲁教版七年级上:安塞腰鼓 教案+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12276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版,七年级,安塞,腰鼓,教案,课件
    备课教师班级 七二 课型 新授 课题 第二课 安塞腰鼓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安塞腰鼓,是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民间舞蹈之一。作者运用大量短句,描写了气势磅礴的腰鼓表演,歌颂了生命中热情奔放的力量,歌颂了阳刚之美,表现出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 学情分析 课文有关生命和力量的主旨学生理解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此方面要求不要过高,指导生读出气势即可。如何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和领略意境是难点要注重引导学生品读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的排比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排比和反复等修辞的运用。2.能力目标:品味积累优美语句,并学习运用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安塞腰鼓恢弘的气势。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安塞腰鼓恢弘的气势。2.掌握排比和反复等修辞的运用,品味积累优美语句。难点:多角度理解本文的主旨。 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与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具 录音机 教 学 过 程 教研说课添删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目标:诵读文章,整体感知主要内容。过程:一、导课: 安塞腰鼓是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民间舞蹈之一。有人这样形容道:“安塞腰鼓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今天我们学习陕北作家刘成章写的《安塞腰鼓》这篇文章,借助作者的生动描摹,跟着安塞腰鼓的节奏,体会它的气势,感受其中的生命律动。二、检查预习情况:基础知识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出要求:(1)读出感情,注意语气、速度。(2)读完后谈自己读了文章后的感受。2.生自由朗读。3.生交流感受,生据交流情况点评总结,并指导朗读。诵读提示:鼓声起之前,沉稳、期待,中速不乏力量;中间主体部分,激越、昂扬、饱满、迸发,快中有层次;鼓声落,读书悠远寂静若有所思的情绪,稍慢。四、再读课文,按照提示,读出文章的气势,揣摩文章的感情。五、指名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听,读完后进行点评,可举例示范。六、生品读课文,根据文中描述用“    的安塞腰鼓”的形式,对安塞腰鼓进行概述、评价,空缺处可填词、短语、句子。(可指导学生从原文中提取有用信息)1.师示范:“源于古老厚实的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填写内容突出安塞腰鼓的地域风情)2.生小组交流后全班发言,师生点评后归结如下:如豪放的、雄浑的、火烈的、容不得束缚的、使人叹为观止的、激扬而飞动的、痛快了山河的、蓬勃了想象力的、充满激情与力量的、凝聚生命力量的、象征黄土高原人元气与神魂的等。七、小结:这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反复诵读,读出文章的感情、气势,揣摩文章的主题。八、布置作业: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排比和反复等修辞的运用,品味积累优美语句。学习过程:一、总结作业情况:重点强调习惯的养成,对作业认真的同学大力表扬,尤其是进步的同学,对作业不认真的同学不点名批评,较严重的课后单独找他。 二、品读研讨:(一)提出问题:1.文章怎样写表演前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从背景写:是一片高粱地、丝溜溜的南风。从人物写:是蓝腾腾的后生。从性格写:是朴实的。从神情写:是沉稳而安静的。从腰鼓写:是呆呆的、不曾响。 (2)为下文写腰鼓表演蓄势。2.作者写安塞腰鼓的舞姿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壮阔、豪放、火烈。 (2)先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再用比喻从舞蹈的后生的舞姿写,如强震起的石头的狂舞。再用排比、连续比喻的修辞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