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091135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上1.3 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教案

日期:2025-11-05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465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历史,社会,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 cover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它既涉及到八下工业革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知识点,又联系九年级上册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串联两册课本知识,同时横贯中西历史。本课主要讲述鸦片战争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入侵,近代西方的工业文明也随之传入中国,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和近代中国历次政治变革中社会生活的发生的变化。以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交通、通讯、报纸、学校等新事物和变化为观察点,展示人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变化,感受近代社会生活由传统向现代化的悄然转变。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在八年级下册中学过两次工业革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相关内容,已经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也能初步掌握观察图片、史料分析等学习的基本方法。但是,学生基本停留在片段式、感性的历史认识,无法形成系统、理性的历史认识和历史理解。因此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史料分析、合作探究、情景创设等方式,要注重对学生分析、叙述历史的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近代社会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变化;知道社会生活变化带来的影响,感受近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懂得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对比、自主学习,提高学生信息获取能力;通过史料阅读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科意识,提升材料分析能力;通过情景创设,培养学生叙述历史和形成历史认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科技革新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树立创新意识;感知近代中国主动学习、引进工业文明的史实,树立开放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及影响。 难点: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五.教学策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情境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导入】 多媒体展示:19世纪50年的上海照片、今天上海外滩照片 教师:请同学猜一猜两张照片分别是哪里? 教师:这两张是上海外滩不同时期的照片,上海是怎样从19世纪四五十年的小渔村转变成今天繁华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题———从上海看20世纪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设计意图:通过竞猜城市,引起学生兴趣,带着疑问进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讲授】 (一)图影寻新事 多媒体展示:19世纪50年的上海照片、20世纪20年代上海外滩照片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19世界50年代上海和20世纪20年代上海的照片,对比图片,找找20世纪初的上海街头出现了哪些新事物? 学生:电车、汽车、西式建筑等 教师:显而易见,20世纪初的上海交通、建筑等方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同学们再结合材料及课本,找一找20世纪初中国(上海)还有哪些新事物及变化?填入活动一的表格中。 活动一:自主学习,结合材料及课本,找一找20世纪初中国(上海)的新事物及变化 生活中的变化 (物质生活) 头脑中的变化 (精神生活) 教师总结:这些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新事物和新变化,不仅让人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变化,也让人们的精神生活有了新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对比的方式,给学生更加直观、感性的认识社会变迁,并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培养学生信息提取能力。 过渡:上海出现的这些新事物和新变化涉及了交通、通讯、新闻、教育等多个生活的层面,你觉得它们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呢? (二)文史话影响 多媒体展示:逐一展示三则材料 教师:请你根据材料说说,这些新事物对上海社会发展及人们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 学生:材料一、材料二说明了交通工具的变化不仅便利了交通运输,推动了经济发展,而且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材料三的求婚广告体现了自由平等新思想,反应了妇女地位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