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091612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2.6《肥沃的土壤》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315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肥沃的土壤,教案
  • cover
《肥沃的土壤》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组织学生实地观察,让学生知道死了的动植物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腐殖质是由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分解成的,由此建立“腐殖质”的概念。同时,知道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蚯蚓等小动物的作用,确立土壤和生命密切相关的意识。让学生亲历“制作肥料袋”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持久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达到“坚持长期持久观察,在科学学习中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关爱生命”的目标。 二、学情分析 这一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是腐殖质是如何形成的。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土壤的常见成分,知道了土壤里能生长植物、土壤里有枯树叶、土壤里生活着蚯蚓和蚂蚁等小动物。土壤里面能够长出各种各样的植物,在三年级孩子眼里,是土壤里的肥料使植物从泥土里长出来的。因此,探究土壤里的重要组成物质———腐殖质,就成为本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三、学习目标 知道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是腐殖质,腐殖质是由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变成的; 会制作肥料袋,能够坚持长期观察; 意识到土壤和生命密切相关,愿意亲近土壤,关爱生命。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腐殖质的形成过程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难点:连续五星期观察腐殖质的形成过程。 五、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透明塑料袋、土壤、水、搅拌棍、果皮、蔬菜叶等。 六、教学过程 ◎土壤为什么肥沃? (一)观察比较土壤的颜色,探究表层土的形成。 1.师出示土层剖面图:仔细观察土壤的表层和下层,你发现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表层土和下层土颜色不同。)表层土为什么比下层土的颜色黑呢? 2.学生猜想,形成假设。 3.老师带学生到指定地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落叶下面的土壤是什么颜色的? 4.师出示落叶腐烂过程的图片,小结:长年累月的落叶积攒下来,加上雨水的作用,压在最下面的落叶会慢慢腐烂掉,变成土壤的一部分,使得土壤发生改变。 5.明确“腐殖质”的概念:动植物遗体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后,形成了腐殖质。腐殖质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越肥沃。 【意图解析】用画面导入,提出问题,目标明确,激起学生的认知兴趣。孩子愿意亲近自然,让他们走出教室去看一看,挖一挖,再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推测表层土形成的原因,这样容易形成对土壤丰富的感性认识,从中体验到科学学习的乐趣。 (二)观看视频,探究动物的生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1.师:除了落叶,土壤中的小动物在干什么呢?它们的这些活动对土壤的改变有影响吗?学生猜想、汇报。 2.观看视频,了解一些常见的土壤动物。 3.师小结: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小动物,科学家通过辛勤工作,迄今已经从土壤中发现1000多种不同的土壤动物。它们为形成腐殖质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在土壤中打洞,帮助土壤通气;通过吞吃和排泄食物,增加土壤的肥力;通过身体的活动,促进各种营养物质与土壤颗粒的混合……它们是植物生长的好帮手。 【意图解析】 通过视频,引导学生探究土壤中生活的小动物对土壤的影响,充分展现他们对问题的思索。让学生从观察中学会推理,从推理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视频资料为学生的学习打开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亲近自然、探究自然的兴趣。 ◎怎样使土壤变肥沃? 观察家乡贫瘠土壤照片,学习改良土壤。 1.师出示家乡某山区土壤照片:这些土地肥沃吗?学生汇报。 2.介绍家乡某地区土壤的特点,并分析原因:不是所有的表层土都是肥沃的,如山体的表层土就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所以山上的土壤往往比较贫瘠。 3.土壤经过改良才能适应多种植物的生长,你知道人们是怎么改良土壤的吗?学生汇报。如:施肥、换土、埋树叶、翻地等办法。 4.小结:人们常用种植绿肥、施农家肥和收集落叶沤肥等方法改良贫瘠的土壤。我们家乡的绿化来之不易,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