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091723

苏教版(2017)三年级科学上册 3.10 固体的混合与分离 教学案例

日期:2024-06-0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186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教版,2017,三年级,科学,上册,3.10
  • cover
《固体的混合与分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固体的混合与分离》是苏教2017课标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固体与液体》的第三课。学生通过对《固体与液体》单元的学习,认识到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中,我们周围的物质根据存在状态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根据组成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并且能够借助工具对物质进行观察和测量。学生通过对本单元第一课《认识固体》的学习,初步认识了固体的性质并能够利用简单的仪器对物体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本课从混合和分离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固体的概念。一共设计了三个环节的内容。第一部分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回忆生活中有哪些情况需要将不同的物体混合起来,学生通过交流讨论,一步步丰富物体混合的例子;第二部分内容是比较固体混合前后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并能够解释原因。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第三部分内容根据混合在一起的不同固体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将混合物进行分离。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和动手实践。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生活中固体的混合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见过节日里吃的八宝饭是由不同的粮食混合而成的;见过建筑工地将砂石混合在一起制作混凝土;见过熬制的中药是用不同的药材混合熬制的。对于固体混合物的分离也有一定的了解,这些都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学习。对于固体混合后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以及其原因学生没有深入的认识,甚至没有注意到这其中蕴含的科学知识。 三、学习目标 ● 能联系生活,举出不同固体混合和分离的例子。 ● 能比较固体混合前后的质量和占据空间,并做出合理解释。 ● 能用不同的方法把生活中的一些混合物分离开来。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固体混合后质量和体积的的变化。 难点:能解释固体混合后质量和体积变化的原因。 五、教学准备: 各种固体混合的图片,大小不同的烧杯,天平,砝码,不同大小的量筒,黄豆、绿豆、玉米粉若干,木屑,铁屑,红糖,沙子,各种物体分离的图片。 六、教学过程 (一)知道生活中不同固体混合的例子 1.回顾第一课认识固体的相关知识。 提问:通过学习第一课,你对固体有哪些了解? 2.出示第一课不同大小的岩石微粒混合的图片。 提问:图中出现的都是固体吗?这些固体在自然界是彼此分离的吗? 3.看教材30页的图片,说说生活中哪些固体可以混合在一起。 学生看图回答。 4.和你的同桌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固体混合的例子? 小结:生活中很多时候都需要把不同的固体混合在一起。 【意图解析】通过对第一课相关内容的回顾导入本课,即复习了已有的知识,唤醒了学生的记忆,同时也顺利的进入本课的学习。教材呈现了八宝米、中药材、混凝土三种固体混合物,以此为例,可采用谈话的方式让学生分析其中 有哪些固体混合在一起。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生活中其它固体的混合现象。固体的混合学生在生活中见过,因此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例子也比较好找。 (二)了解固体混合后质量和体积的变化 1.介绍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 2.探究不同固体混合后质量的变化 (1)出示实验材料。 (2)出示实验要求。 (3)预测混合后质量的变化。 (4)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5)汇报实验现象:混合后的质量等于混合前各自质量的和。 3.探究不同固体混合后体积的变化 (1)出示实验材料。 (2)出示实验要求。 (3)预测混合后体积的变化。 (4)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5)汇报实验现象:混合后的体积小于混合前各自体积的和。 (6)分析原因:因为不同大小的固体混合时,彼此之间有空隙,小颗粒的固体会渗入大颗粒固体的缝隙中,造成体积变小的现象。 4.小结:不同固体混合后,质量等于混合前质量的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