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课时 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33页例3及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准确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确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连除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相互转化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1.计算下面各题。÷3 + ×6 - ÷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225+72÷9-15×7 5.4÷[(19-13)×2.5]回忆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二、探索新知 课件出示例3。 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数学信息。注意“每次吃半片”这个隐蔽的信息。2.分析题意,找到解题思路。思路1:先求每天吃多少片,×3= (片);再求这盒药可以吃几天,12÷ =8(天)。思路2:先求这盒药可以吃几次,12÷=24(次);再求这盒药可以吃几天, 24÷3=8(天)。3.对比分析,多角度思考。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共同总结。相同点:都是两步计算。不同点:思路1第一步用乘法算出每天吃多少片,思路2第一步用除法算出这盒药一共可以吃几次。4.尝试用综合算式解决。 12 ÷ ×3 12 ÷ ÷ 3=12÷ =24÷3=8(天) =8(天)通过计算,想一想: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它和整数混合运算有什么区别?在进行运算时要注意什么?小结:分数混合运算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在计算过程中,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及连除可以直接转化为分数连乘后再约分、计算。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3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练习七第10题。五、拓展提升1.一根长 m的木料,要锯成每段长 m的小段,如果锯一次需要 分钟,锯完这根木料共需要多少分钟?÷ -1 × = (分)2.一瓶饮料有 L,倒出它的 ,剩下的分装在容量是 L的小杯中,可以装满几杯?× 1- ÷ =4(杯)六、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问题?七、作业布置教材练习七第9题。 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小组内交流、讨论解题思路。思考后说出自己的发现。尝试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然后和同桌说一说运算顺序。在小组内交流分析后完成。 板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 例3 思路1: ×3= (片) 思路2: 12÷=24(次) 12÷ =8(天) 24÷3=8(天) 综合算式:12÷ ×3 12÷÷3 =12÷ =24÷3 =8(天) =8(天)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使学生既能感受数学的乐趣,又能在合作中充分看到其他同学的优点,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不足之处:课前没有针对性强调分数乘法和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会造成后面练习时各种运算方法的混淆。教学建议:在教学时,联系分数乘法和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采取针对性练习;还要加强审题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判断。 ( ) ( ) ( ) (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