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096591

苏教版一上6.2《有趣的拼搭》(课件+教案+导学案)(33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91962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苏教版,有趣的拼搭,课件,教案,导学案,33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趣的拼搭》教学设计 课题 有趣的拼搭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学习目标 1.通过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数一数的实践活动中,感受活动中物体运动的一些现象,并进一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2.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经历比较、观察、说明等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3.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能进行正确的判断和简单的评价。 重点 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 难点 通过活动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 1.认一认。 2.猜一猜,它们都是谁? 导入新课师:你们看,谁来了?课件出示:师:这次慢羊羊村长的到来是准备邀请大家到青青草原去参加一个“有趣的拼搭”活动,小羊们正期待大家的精彩表现呢!小朋友们,愿意去吗?师:我们出发吧!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交流。学生:是慢羊羊村长。学生:愿意。 通过复习,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打基础。利用学生最熟悉的情境引入新课,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讲授新课 滚一滚师:请看第一个游戏———滚一滚。课件出示:请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分别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各一个,把它们一起放在搭好的斜面顶端,听老师发出“开始”口令后,让它们自由滚或滑下。师发出口令,各组开展“滚一滚”活动。师:大家有什么发现吗?反馈:长方体和正方体滚不起来,只能在板面上滑动。只有圆柱和球能滚动,球滚得最快。师:怎么会这样呢?引导学生得出:长方体、正方体只有平平的面,所以滚不起来,只能在板面上滑动。球和圆柱都有“圆圆”的面,所以它们都能滚动;而球的每一处都很圆滑,所以滚得最快。师:这真是一个有趣的发现!那么在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现象吗?堆一堆师:大家在第一个游戏中,不仅玩得快乐,还获取了不少的数学知识,请看第二个游戏。课件出示:活动二———堆一堆每一小组分别拿出6个长方体、6个正方体、6个圆柱和6个球,把它们分别堆起来。 师:哪些形状最好堆,哪一种积木最难堆?师:这是什么原因呢?师引导学生得出:正方体与长方体的面都是平平的,所以很容易堆起来,堆得也最稳;球的面是“圆圆”的,容易滚动,所以最难堆。师:在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它们这些特点的呢?举例。三、摸一摸师:第三个游戏是摸一摸。课件出示:每一小组在口袋里装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每人轮流从口袋中任意摸一个,先猜猜摸到的是什么,再拿出来看一看。师:想想怎样能一次摸出一个圆柱呢?师:是这样吗?大家试试。师:你觉得除了面的特点,长方体、正方体还有哪些特点?圆柱和球呢?引导学生得出:长方体、正方体有尖尖的角和棱,而圆柱只有尖尖的棱,球没有。师:看来大家能够正确的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了,真不错!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图形搭一搭。四、搭一搭课件出示:分小组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先集体交流,然后动手操作,可以搭成自己喜欢的、有趣的作品。比比谁拼搭的最好!师:看到大家拼搭出了这么多的作品,老师也拼搭了一幅。五、数一数课件出示:师:知道第5个游戏是什么了吗?师:有的小朋友已经猜到了,第五个游戏就是“数一数”。课件出示:说一说上面的立体图形是由哪些形状的立体图形搭成的?数一数,各种形状的立体图形各用了几个? 小组成员做准备。 学生做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自由说说。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说说。 学生结合实际自由说说,如车轮做成圆柱形…。学生分组完成堆一堆。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最好堆,球最难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