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17.会走的玩具教学设计 课 时:一课时 课 类:造型. 表现 教学用具:会“走”的玩具的范例、教学课件、色卡纸、双面胶、圆锥体等。 学生用具:彩色卡纸、剪刀、双面胶、彩色笔、油画棒、扭扭棒、瓶盖等工具和材料。 课题 会走的玩具 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玩具会“走”的原理,并学习制作方法。过程与方法:学生利用身边废旧的材料,用剪、贴、绘制等方法制作一个会“走”的玩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严于计划、善于借鉴、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 重点 学生了解玩具会“走”的原理,并能制作出一个会“走”的玩具。 难点 学生能用多种方法制作会“走”的玩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授导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发兴趣设置问题引发思考学生欣赏学生创作 一、导入1、我请来了几位大家的朋友,是 ……,这些是我们的玩具(板书:玩具)。 2、请出小主人来玩一玩。 3、说说他们的共同点。 它们都能站立起来,向前“走” “走”这个字用的真好。今天,让我和你们一起走进“会走的玩具”的探秘空间,研究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玩具。二、新授1、欣赏认知师:同学们,谁能说一说这些玩具为什么会走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说一说自己对玩具为什么会走的发现。)2.在学习制作会走的玩具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我国民间传统的会走玩具。师视频展示北京鬃人,泉州提线木偶,作简要介绍。鬃人又叫盘中戏,它是北京特有的传统玩具,因为底座有一圈猪鬃而得名鬃人。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主要表现的都是中国京剧戏曲人物,(视频北京鬃人节选)学生欣赏视频,教师提问:鬃人是怎样走起来形成表演的?(鬃人的底座粘有一圈猪鬃,用鬃毛的弹性与铜盘产生共振,只要轻轻敲打铜盘的边,盘中的人物便会舞动起来。)3、观察探索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我国民间的传统会走玩具———鬃人,也简单了解他们会走的原理。接下来我们要一起玩一玩会走的玩具,在玩的过程中想一想这些玩具为什么会走,你在玩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它是怎么走起来的,他们依靠的是什么作为会走的动力呢?4、找一找,会走的玩具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生:活动部分和身体部分 师:走的方式就是“活动部分”;它长什么样子就是“身体部分”。5、想一想:用哪些材料和方法制作的会“走”的玩具?“平面纸”变成“立体纸”要用到“卷”。(师示范“卷”)卷时先在边上粘上双面胶,快速的卷、粘,这就立起来了。还能卷成不同的形状。“纸杯”怎么变成“会走的纸杯”呢?我们可以给它后面挖洞,借助手指的移动向前走。三、微课学习圆锥变公鸡:美化造型和色彩四、作品欣赏五、学生创作: 1、 用纸或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一个会“走”的玩具。要求:1)会走、走得稳。2)造型简洁、形象生动。3)色彩鲜艳、美观。2、学生创作,师巡视。 学生观察生积极回答。 学生观察探究学生发表交流自己的感受。学生总结回答认真观看演示步骤了解课业要求,按要求进行创作。 从学生熟悉、喜欢的玩具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重点。让学生对会走的玩具有初步的了解。抓住重点。通过观看视频,对传统文化深入了解逐步感受不同的设计需要不一样的材料及制作方法,从而了解不同的走法。解决重点通过观摩教师的演示,直观地熟悉制作步骤。 自由设计、创意作业,使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体验到美术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愉悦。 展示评价 教师收集并展示学生作品,并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评价1.小组互评;2.学生自评;3.教师分类点评。 欣赏作品,用自己的语言评价作品。 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 课堂小结 同学们,带上发现美的眼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