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100169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 知识梳理《溶液》课件(61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37862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1-2022,梳理,PPT,61张,课件,溶液
  • cover
(课件网) 命题点1 溶液的组成及特征 命题点2 物质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 命题点3 物质的除污方法及原理 命题点4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含饱和溶液) 命题点5 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 命题点6 溶液的配制 命题点1 溶液的组成及特征 知识梳理 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①_____、②_____的③_____ 特征 ④_____性、⑤_____性 组成 由⑥_____和⑦_____组成 均一 稳定 混合物 均一 稳定 溶质 溶剂 溶质和溶 剂确定 根据名称判断,如碘酒中碘是⑧_____,酒精是⑨_____; 若是固体或气体与液体形成的溶液,一般将固体或气体看作⑩_____,液体看作?_____; 若是由两种液体组成的溶液,一般把量多的看作?_____; 由水和其他物质形成的溶液,不论水量的多少,水都作为溶剂 溶质 溶剂 溶质 溶剂 溶剂 想一想 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 答:不一定。均一、稳定的液体可能是纯净物,如水;而溶液属于混合物;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 巩固练习 1. 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食盐 B. 蔗糖 C. 菜籽油 D. 酒精 【解析】食盐、蔗糖、酒精放入水中都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形成溶液;而菜籽油放入水中形成的是乳浊液,故选C。 【答案】C 2.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 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 C. 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D. 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 【解析】高锰酸钾溶液呈紫色,A错误;面粉不能溶解在水中,与水混合后得到悬浊液,B错误;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该物质,但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C错误;硝酸铵(NH4NO3)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D正确。 【答案】D 命题点2 物质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 知识梳理 定义 举例 吸热 一些溶质溶解于水后,整个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 NH4NO3 放热 一些溶质溶解于水后,整个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 NaOH、 CaO 吸放热 不明显 多数溶质溶解于水后,整个过程中溶液温度变化不明显 NaCl、蔗糖 【特别提醒】如果物质在密闭容器中溶解,则溶解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通常导致压强发生变化。 巩固练习 1. 如图所示,向盛有水的试管中加入某物质后,U形管B液面降低了一些,A液面上升了一些,则加入的物质是( ) A. 烧碱 B. 硝酸铵 C. 食盐 D. 生石灰 【解析】U形管B液面降低,说明锥形瓶内压强减小,原因是试管吸热,导致锥形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烧碱(NaOH)和生石灰(CaO)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食盐(NaCl)溶于水,吸放热现象不明显;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故选B。 【答案】B 2. 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其中形成的溶液温度降低的是( ) A. 生石灰     B. 氢氧化钠 C. 氯化钠 D. 硝酸铵 【解析】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基本不变,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降低,故选D。 【答案】D 命题点3 物质的除污方法及原理 知识梳理 方法 原理 举例 溶解 利用溶解的原理,使污垢溶于某些溶剂,从而去除污垢 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方法 原理 举例 乳化 利用乳化原理,使乳化剂作用于污垢,发生乳化现象除污垢 用洗涤剂洗去碗碟上的油渍 化学 变化 利用化学变化,使污垢与某些物质反应,从而除去污垢 盐酸除铁锈、 盐酸除水垢 1. 下列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 用稀硫酸除去铁锈 C. 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D. 用盐酸除去水垢 巩固练习 【解析】用汽油清洗油污是利用汽油的溶解作用,而不是乳化作用,A错误;用稀硫酸清除铁锈是利用稀硫酸能和铁锈反应,不是乳化作用,B错误;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