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123143

河北省南宫市奋飞中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说课稿:2.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日期:2024-06-0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225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河北省,课稿,携带者,信息,遗传,一说
  • cover
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说课稿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第三节。本节内容包括核酸的分布和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这节内容的学习对以后学习DNA 复制和生物遗传方面的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学生形成正确知识链的重要环节,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学情分析】高一年级学生在初中对核酸有了一定的了解。已经具备 一些抽象思维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以及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他 们对生命本质的探究,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通过报刊、杂志等多种传播媒体的介绍以及 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已经知道核酸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但认识还是很浮浅的, 没有深入到核酸物质结构的水平上, 因此, 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 识规律, 通过实验及适当的教学策略尤其是加强直观, 从感性认识入手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能够说出核酸的种类 2、能够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通过模型建构的方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1、对新科技的介绍,激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观察 DNA 和 RNA ??。 为了更好地达到三维目标,同时结合学生和教材内容的特点。我将主要利用模型建构这一直观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法分析】《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 参与、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 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 这种理念,引导学生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学习“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从进行实验 操作入手使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并利用课件直观表达以加强学生的感性 认识,除了按《标准》所设定的能力目标(分析、表达、表述、判断、反思、修改)培养学 生能力外,还设计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教学方法】教具准备 :质量分数为 0.9%的 NaCl 溶液,质量分数为 8%的盐酸,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蒸馏水, 洒精灯,吸水纸,显微镜,温度计,载玻片,盖玻片,大烧杯等实验材料用具。脱氧核糖核 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分子结构课件。 【教学设计思路】 利用“问题探讨”,激发学习兴趣 → 实验观察,观察并区分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 布,获得感性认识 → 观察图解,认识核酸的种类、结构特点及其功能。(可通过列表比较 辅助认识) 实验、讲述和讨论的方法。 【教学实施过程】 导入新课:(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利用“问题探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 兴趣,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读一段文章:DNA 指纹法在按键侦破的作用提问: 1 、DNA 是什么物质呢?为什么 DNA 能够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 2 、你还能说出 DNA 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 [师生互动] (一)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式的讨论和交流 学生对DNA指纹法在案件侦破中的作用可能略有所闻,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式的讨论, 然后让学生进行交流表达、回答提出的疑问,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分享他们对遗传物质— —核酸的认识。 1.DNA指纹是不是平时说的手指印?(不是) 2.怎么知道那些DNA是否来自同一个人?(根据复杂的检测,观察DNA谱带是否完全相 同) 3.DNA可以做身份证吗?(可以。而且这种身份证是终身的,也是唯一的,能避免同名 同姓同地点同时出生的人身份混淆) 4.DNA的中文名称是什么呢?(脱氧核糖核酸) 5.脱氧核糖核酸属于哪一类的有机化合物?(核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