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125862

10《三峡》(第3课时)课件(共25张PPT)+教案+导学案

日期:2024-05-1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7次 大小:111663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三峡,3课时,课件,25张,PPT,教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峡》教案(第3课时) [教学目标] 朗读背诵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 2.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3.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4.领略三峡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课文。 2.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3.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进程] 第3课时 一、复习检查 1.选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良多趣味? ? ? 良:甚,很 B.属引凄异? ? ? 属:属于 C.虽乘奔御风? ? ? ?奔:飞奔的马 D.哀转久绝? ? ? ?绝:消失 答案:B 连接 2.翻译下列句子 ⑴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⑶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答案:⑴有时遇到朝廷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有时早晨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就能到达江陵 ⑵即使是骑上飞奔的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⑶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3.指名默写课文 二、文言知识归纳 ㈠通假字 略无阙处(“____”同“____”,_____) ㈡一词多义 1.绝 ⑴沿溯阻绝(_____) ⑵绝巘多生怪柏(_____) ⑶哀转久绝(_____) 2.自 ⑴自三峡七百里中(_____) ⑵自非亭午夜分(_____) 3.清 ⑴回清倒影(_____) ⑵清荣峻茂(_____) ㈢古今异义词 1.或王命急宣(或,古义:_____;今义:_____) 2.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古义:_____;今义:_____) 3.属引凄异(属,古义:_____;今义:_____) ㈣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_____用作_____,_____)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湍,_____用作_____,_____) 3.回清倒影(清,_____用作_____,_____) 4.良多趣味(良,_____用作_____,_____) 5.每至晴初霜旦(霜,_____用作_____,_____) 6.空谷传响(空谷,_____用作_____,_____) 答案:㈠“阙”同“缺”,空隙,缺口 ㈡1.⑴断⑵极,非常⑶消失 2.⑴于、在⑵如果 3.⑴清波⑵清澈 ㈢1.或,古义:有时;今义:连词,表选择 2.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3.属,古义:连接;今义:属于 ㈣1.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2.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急流 3.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4.良,形容词用作副词,甚,很 5.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6.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三、探究课文 ㈠自主探究 1.朗读课文,概括每段的大意。 2.第1段作者是怎样突出三峡山的特点的? 3.第2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 4.第3段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5.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答案:1.第1段:总写三峡山的特点;第2段写夏季三峡的情景;第3段写春冬时三峡的情景;第4段写秋天三峡的情景。 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从正面描写三峡山的连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正面突出三峡山的高峻;“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突出三峡山的高峻。 3.先从正面落笔,后分两层来写:以“沿溯阻绝”概括水势险恶;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给人具体印象;与“乘奔御风”对比,突出船行之快,表现水势之大。 4.先写俯视江中所见,后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最后作者总结,状写了四种景物。 5.抓住了有代表性的事物———猿,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 ㈡合作探究 1.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峡雄伟秀丽的风光的?抓住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2.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