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127431

22 文言文二则 课件+音频 两课时 (共32张PPT)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82次 大小:603000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文言文,二则,课件,音频,课时,32张
    (课件网)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六年级上册 22 文言文二则 第一课时 伯牙鼓琴 pù 曝 曝晒 一曝十寒 造句:在烈日的曝(pù)晒下,她那张脸早已黑红黑红的了,却仍然要寻找最佳拍摄角度,生怕照片曝(bào)光。 bào 曝光 自曝 多音字 会写字 zāi jǐn wēi pù xián yǐ 朗读古文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shǎo)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shānɡ)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wèi)/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有哪些? 借助注释、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等。 古文中常见的一字多义现象,要根据具体情境准确理解、翻译。 如“善鼓琴”中的“善”意为“擅长,善于”;“善哉”中的“善”意为“好,棒”。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弹 大意: 伯牙弹琴,钟子期听他弹琴。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心志,情志。 泛指大山,高山。 一说指东岳泰山。 好啊。 哉,语气词, 表示感叹。 高大的样子。 像。 大意: 伯牙想着高山时弹琴,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像大山一样高峻。”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一会儿,不久。 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大意: 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像流水一样浩荡。”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值得 大意: 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在翻译古文时,解词连句是最常用的方法,有时为了翻译过来的句子更通顺,还可以调换词序。 默读体悟:伯牙、子期,一个是晋国大夫、琴仙,另一个只是普通樵夫。为什么这两人能成为知音呢?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子期从他的琴声里仿佛看到了什么?会怎样由衷赞叹呢?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日:“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子期又从他的琴声里看到了什么?又会怎样赞叹? 伯牙的琴声不仅能表现太山巍巍,江河洋洋,想象一下,还可以表现哪些动人的事物、场景? 轻柔的春风,绵绵的细雨,茫茫的云雾,咆哮的雷电…… 假如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善听的你会怎么赞叹? 伯牙鼓琴,志在_____,锺子期日:“善哉乎_____ ,_____ 乎若_____。” 高山、流水代表着什么? 高山———高山般远大的志向 流水———江河般博大的胸怀 如果你是伯牙,却从没人能真正听懂你的琴声,正当倍感孤寂时,恰遇子期,你有何感触? 古书《列子·汤问》中伯牙的原文:“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琴也懂,心也懂,志也懂,这才是知音!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痛失知音 资料袋 相传,伯牙、锺子期为春秋时期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吕氏春秋》《列子》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我国古诗常提及伯牙、锺子期的传说,如: 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孟浩然《示孟郊》 锺期久己没,世上无知音。 ———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王安石《伯牙》 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是音乐让两人心意相通,成为了知音。知音已逝,乐曲似乎也失去了意义。 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后来,《高山流水》便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 在民间广为流传,而成语“高山流水”则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伯牙———鼓琴———绝弦 子期———听之———死 相互理解 相互欣赏 伯牙鼓琴 1.背诵全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