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129761

5七律·长征 课件(25张PPT)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17292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七律,长征,课件,2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1课时 5 七律·长征 教学目标 1.会写“律、崖”等4个字,能正确读写“远征、万水千山”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试着读出磅礴的气势。 3.能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远征之难。 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四渡赤水,越过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1935年10月,红军主力终于胜利到达陕北,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 资料袋 1934年10月,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进行长征。党中央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其间经过11个省,翻越座座大山,跨过多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与第一方面军会合,长征胜利结束。 等闲 逶迤 磅礴 泥丸 云崖 岷山 铁索 大渡河 wēi yí pánɡ bó wán yá mín suǒ dù 字词学习 “长征”是这首诗的题目,“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 “七律”每首八行,每句七字。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韵可不押韵,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究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对仗。 自读要求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朗读的时候要体现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感。 2.通过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3.借助注释和插图,想想这首诗的大意是什么。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红 军 不 怕 远 征 难, 万 水 千 山 只 等 闲。 五 岭 逶 迤 腾 细 浪, 乌 蒙 磅 礴 走 泥 丸。 首联 颔联 颈联 金 沙 水 拍 云 崖 暖, 大 渡 桥 横 铁 索 寒。 更 喜 岷 山 千 里 雪, 三 军 过 后 尽 开 颜。 尾联 律诗一般按:“二二三”的节奏停顿。 远征: 指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万水千山: 虚指,指很多的水很多的山。 等闲: 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 是五座山岭的合称,它分布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五个省区,山势起伏蜿蜒,长达数千里。 逶迤: 弯曲绵延的样子。 腾细浪: 翻腾着的细小的波浪。 译文: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遇到的一切艰难困苦,把万水千山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的泥丸在滚动。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雾气蒸腾;大渡河险桥横架,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晃动着,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2课时 5 七律·长征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文有文心,诗有诗眼。诗中的哪两句诗概括了整首诗的意思?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句诗中的哪个词让我们感受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 万水千山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人在诗中提到了哪些山、哪些水呢? 五岭 乌蒙 岷山 金沙江 大渡河 红军长征经过11个省,翻越座座大山,跨过多条大河,行程约二万五千里。诗人为什么只选这几座山、这几条河来写呢? 这几座山、这几条河是长征途中最难跨越的,它们只是万水千山的代表。 漫漫征途中,红军战士把哪些“难”视为“等闲”之事呢?诗中哪几个画面形象地描绘了远征之难? 五岭逶迤、乌蒙磅礴、水拍云崖、 桥横铁索、千里雪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