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131440

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24张ppt+视频)

日期:2024-05-0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69次 大小:1158942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1课,古代,日本,课件,24张,ppt+
    (课件网) 第 11 课 古 代 日 本 学习目标 1.了解六世纪前日本的状况. 2.识记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史实.(重点) 3.了解武士集团的形成、幕府统治的建立和发展.(难点) 历史上的日本和中国有何联系? 隋/唐 元末明初 清末 民国 遣隋/唐使 倭寇 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72年中日建交 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 ———《后汉书?东夷列传》 一、6世纪前的日本 兴起: 5世纪,本州中部的大和政权基本统一了日本。 统一: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从事农业的称“田部”,从事海洋捕捞的称“海部”等。来自中国、朝鲜的移民也依其特长分别被编入锦织部、锻冶部等。 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统治: 政治: 经济: 阶级: 最高统治者称“大王” 私有民 生活其中 私有领地 贵族 部民 地位近似奴隶 社 会 结 构 六七世纪时,日本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 统治阶级的内讧 下层民众的反抗 政局动荡 材料: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不断剥削奴隶和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皇室,政局十分混乱,地方上势力最大的是苏我氏。 那时的中国是什么状况? 初唐时期(即贞观年间),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实行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和科举制。这使农民负担减轻,生产时间有保证,社会经济出现繁荣的景象。文化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文人和文艺作品,文化繁荣。贞观年间由于政治清明,经济有所发展,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原因:国内——— 国际——— 直接原因——— 时间:646年 人物:孝德天皇 中国隋唐文化先进,推动日本 改革;朝鲜的新罗国家兴起 (催化因素) 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 宫廷政变(乙巳之变) 孝德天皇 二、大化改新 政治 经济 文化 中央: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1.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2.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 1.仿照唐朝教育制度,在中央设立太学,在地方设国学。 地方: 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3.统一赋税。 2.唐诗、书法、佛教传到日本 3.效法隋唐的科举制,以才选官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繁荣奠定了基础。 影响: 化 大 新 改 1.改革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是强国之路。 2.我们要积极学习外国的长处;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不能一味的照抄照搬,要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加以创新。 3.要重视人才,大力发展教育。 化 大 新 改 启示: 唐长安城平面图 平城京平面图 朱雀大街 西市 东市 朱雀大街 西市 东市 日本都城平城京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甚至街道的宽度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 开元通宝 和同开珎(珍) (始铸于621年) (始铸708年) 日本仕女图 唐 仕女图 日本和服 日本茶道 唐代斗茶 形成背景: 武士集团: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武士职责: (1)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建立庄园,大庄园还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 (2)中央对地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