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144021

高中生物苏教版(2019)第三章 第二节 人体免疫功能异常(学案+课件82张ppt)

日期:2024-06-2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7次 大小:29735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功能,82张,课件,学案,异常
    (课件网) 第二节 人体免疫功能异常 1.举例说出免疫失调引发的疾病,了解过敏反应、自身 免疫病等致病机理。 2.阐述HIV感染人体的机理,了解怎样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3.举例说明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 学习目标 1.生命观念:通过免疫系统受损造成机体免疫功能异常, 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社会责任:了解免疫功能过强或过弱给人体带来的危 害,形成健康生活、关爱他人的人生态度。 3.社会责任:认识到器官短缺问题,认同器官捐献。 素养要求 一、免疫功能缺陷 二、过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 网络构建 课时对点练 内容索引 三、器官移植及移植排斥 一、免疫功能缺陷 1.类型 (1)原发性:由于 导致的免疫功能缺陷,如先天性的B细胞免疫缺陷病。 (2)继发性: 的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2.艾滋病 (1)HIV是一种 病毒,其遗传物质由两条单链RNA分子组成;其攻击的主要对象是T细胞。 教材梳理 预习新知 夯实基础 遗传因素 后天性 逆转录 (2)HIV的增殖 ①HIV侵染T细胞后在 的作用下,以病毒RNA为模板进行逆转录。 ②形成的病毒DNA可整合到T细胞 上,随着T细胞DNA的复制而复制。 ③HIV在T细胞中不断增殖,将导致T细胞死亡、破裂,大量的病毒被 。 (3)患者易感染疾病的原因:T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患者 不断下降,甚至出现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逆转录酶 染色体的DNA 释放 免疫力 (4)患者体内T细胞数量与HIV浓度的关系 摧 毁 增 加 减少 免疫 力 (5)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性传播、 和母婴传播。 (6)预防措施 ①洁身自爱。 ②正确使用安全套。 ③拒绝毒品。 ④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等。 ⑤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 血液传播 (1)HIV主要攻击人的T细胞,最终导致特异性免疫功能基本丧失(  ) (2)艾滋病患者最终死于由免疫功能丧失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 (3)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也会使人感染HIV (  ) 判断正误 √ × √ 1.HIV攻击的主要是T细胞,为什么最终患者会死于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核心探讨 突破重难 强化素养 提示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离不开T细胞的作用,如果T细胞大量减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严重减退甚至丧失,患者容易出现恶性肿瘤或严重感染而导致死亡。 2.第一阶段,HIV数量先上升后下降,请分析原因。 提示 刚开始HIV数量上升是因为此时人体内T细胞数量较少,后来由于T细胞数量增加,特异性免疫发挥作用消灭了大部分HIV,导致HIV数量下降。 艾滋病的相关解释 核心归纳 艾滋病(AIDS) 具体解释 全称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致病病毒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 病毒结构 外壳、病毒包膜、核酸、逆转录酶、表面蛋白 病毒存在部位 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 作用机理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侵入并破坏T细胞,导致患者几乎丧失全部免疫功能,各种病原体则乘虚而入 传播途径 主要有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发病症状 淋巴结肿大、持续性发热、夜间盗汗、呼吸困难、体重下降、引发恶性肿瘤等 治疗方案 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可阻止HIV在人体内的繁殖 1.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艾滋病病毒侵染人体后可将逆转录形成的DNA整合到人体的DNA中 B.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可通过生殖细胞将已整合到人体DNA中的病毒遗传 物质传递给子女 C.艾滋病患者最终是由于多发性感染或肿瘤而死亡 D.艾滋病病毒存在于病人或感染者的体液中,一般不通过唾液或皮肤接 触传播 典题应用 及时反馈 知识落实 √ 解析 HIV属于逆转录RNA病毒,侵染人体后可将逆转录形成的DNA整合到人体的DNA中,A项正确; 艾滋病病毒主要侵染T细胞,一般不会通过生殖细胞将病毒遗传物质传递给子代,B项错误; 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进而导致T细胞大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