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14956

辛亥革命(课件)

日期:2024-06-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409444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辛亥革命,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吾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感人的遗书———《与妻书》 林觉民 福建福州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1907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黄花岗起义。起义前三天,林觉民挑灯写下此封绝笔书,随后负伤被捕就义,年仅24岁。   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泽东 内容标准: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奋斗的全过程 狭义的辛亥革命特指1911年发生的武昌起义 概念解析:辛亥革命 背景篇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怎样的危机?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 想 一 想 ?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结与国之欢心 量中华之物力 一、背景: 1. 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成为 “洋人的朝廷” ———时代环境 客观效果: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三曰内乱可弭 二曰外患渐轻 一曰皇位永固 一、背景: 1. 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成为 “洋人的朝廷” ———时代环境 2.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与政党的建立 (1)兴中会 (2)同盟会 组织基础 兴中会的成立 时间:1894年 地点:檀香山 创立人:孙中山 口号:振兴中华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分布图 时间地点: 成员组成: 政治纲领: 性 质: 同盟会的成立 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05年 日本东京 兴中会、华兴会等团体成员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阅 读 并 归 纳 政党 政党是指集中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夺取、行使和参与行使国家权力为目标的政治组织。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具有特定的政治纲领,具有自己的组织和纪律。 ———选自《思想政治》 一、背景: 1. 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成为 “洋人的朝廷” ———时代环境 2.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与政党的建立 ———组织基础 3. 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军事基础 浙皖起义 萍浏醴起义 黄花岗起义 镇南关起义 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 经过篇 导火线:保路运动 一、背景: 二、经过: 1. 爆发———武昌起义 概况 时间: 主力: 结果: 影响: 1911年10月10日 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阅 读 并 归 纳 黎元洪都督 湖北军政府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一、背景: 二、经过: 1. 爆发———武昌起义 2. 发展———中华民国的建立 阅 读 并 归 纳 孙中山 五色旗 南 京 中华民国 1912年1月1日 时间 临时大总统 国旗 国都 纪年 性质 革命派为主体 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 政治 经济 文化教育 社会生活 废刑罚; 保护华侨; 不准买卖人口。 奖励工商业,鼓励发展实业;废除苛捐杂税。 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废止旧教科书。 提倡“自由平等、友爱为纲” 的公民道德,革除旧的风俗习惯。 一、背景: 二、经过: 1. 爆发———武昌起义 2. 发展———中华民国的建立 3. 高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