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150816

26《好的故事》第二课时 教案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1728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好的故事,第二,课时,教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5.好的故事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大概理解故事。 2.思考:作者在梦境中情感有哪些变化? 【教学目标】 1.自由地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2.借助关键词句和背景资料,理解作者的梦境中的内容和现实世界的关联。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借助“好的故事”想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借助关键词句和背景资料,理解作者的梦境中的内容和现实世界的关联。 【教学难点】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借助“好的故事”想表达的情感。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导入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搁在 错综 澄碧 萍藻 荡漾 火焰  瘦削 瞬间 凝视 骤然 掷石头 陡然 2.说一说文中的“好的故事”是什么,这个故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课件出示课文中的句子,齐读: (1)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 (2)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 4.过渡:这是一篇富有散文诗性质的短文,作者通过这简短的文字,展现给 读者一种美丽而深邃的意境。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这“好的故事”,体会其中的意境。 设计意图: 由复习词语架起新旧知识的桥梁。同时,由鲁迅先生对这个故事的评价过渡到新课,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 二、新授 探究一:品读理解,研读“故事” 1.品读“昏沉的夜”。 师:“好的故事”最终随着梦醒而消散。作者再次回到“昏沉的夜”中,文中两次出现“昏沉的夜”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大家自由读读这两段,看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出示语段一: 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 出示语段二: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交流:这两个昏沉的夜有什么特点? (1)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 用鞭爆繁响与身边围绕的烟雾来衬托当时孤寂的心情。 感受对比的写作手法。 以现实的喧嚣混乱,衬托作者的惆怅、孤寂;以“美好的故事”对比现实的惨淡;以作者对梦境的美好追求对比梦醒时破碎的惆怅失望。 补充背景知识 文章的写作时间,文末是二月二十四,其实是一月二十八,因为这篇文章首发于二月九号的《语丝》,而写作是一月二十八,这一天是正月初五,农村习俗这一天在请财神,别人都热热闹闹的放爆竹,就是他是孤独的、寂寞的、单调的、沉闷的、冷寂的、麻木的。 2.联系现实,对比梦境,体会追求。 师:我们读懂了现实中夜的特点和先生那时的情感,那么对照现实的夜的这些特点,我们再来看看想象的梦的世界,也许对梦中出现的这些景物的特点 会有新的发现,注意把两者对比着看。请大家再读课文。 预设1:梦中的景象融合,而现实是矛盾和冲突的。 预设2:景物中,乌桕与新禾、村女与和尚、茅屋与伽蓝等都是对立的矛盾体,映射了先生矛盾纠结的内心。 3.体会梦境的消散。 师:梦境终究是短暂的,美好的梦境消散得尤其快。让我们读读梦境消散的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 学生自由朗读、体会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追求。 师:“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充分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著眷恋,决计要同“昏沉的夜”进行不懈的抗争。 借助资料,把握主旨 补充资料 社会背景: 政治上北方是北洋军阀统治,南方则有广州国民政府与之抗衡,虽然孙中山病逝,但国民政府却在为北伐做准备了,经济上虽然民族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依然被世界各国列强所瓜分,民生的话人民依然饱受军阀混战之苦,国内总体上依然民不聊生。各种学生运动都遭到打压和残害,一度兴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急剧冷却,国家再次陷入迷雾之中。 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