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152023

12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案+反思)

日期:2025-05-1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6072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地里,画家,教案,反思
  • cover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 儿歌节奏鲜明,富有童趣。课文设置下雪的环境,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的形状特征, 以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青蛙没有参加“画画”, 说明青蛙有冬眠的特点。全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从内心喜欢这种琅琅上口的儿歌作品,而且孩子们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冬天和其他季节相比有自身独特的魅力,让孩子们对冬天更有强大的好奇心,他们有迫切的愿望想去大雪纷飞的冬天看看,在雪地上尽情地玩耍,踩出一串串的小脚印。《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就是抓住孩子们的天性,用儿童的语言绘声绘色地将小动物在雪地中的画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与孩子们的生活相融合,产生共鸣,因此,在了解儿歌意思的方面不会存在问题。再通过随文识字,突破识字难点,可以更好的将知识传递给学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征。 ? ? (2)认识课文11个生字及“虫、目”这两个偏旁,会写“几、用、鱼”3个生字。 ??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 尽情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出“雪地里的小画家”的喜悦;通过“观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使学生从内心喜欢这类琅琅上口的儿童文学作品,愿意主动去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自主识记11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知道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准备: ????? 课件;竹叶、梅花、枫叶、月牙的标本或图画。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介绍几位新朋友,它们画画的本领可高了,知道它们在哪里画吗? (二)认读词语,要求把字音读得流利、准确。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雪地里来了谁? (四)读中悟情,逐句学习 1. 学习第一、二句: (1)读出下雪激动、喜悦、快乐的心情。 (2)理解量词一群的意思 2.学习第三、四、五、六句: (1)老师:这几个小画家都画了那些画?为什么说他们是小画家?带着这两个问题分小组学习第三、四、五、六句话。 (2)你会连一连吗? (3)你知道了小动物是怎样画画的吗?在雪地里走几步就画好了一幅画。你们说这些小动物画画的技术怎么样?(生回答:画技高)真不愧是小画家! 指导朗读。“几步就成”读重些,读出小画家的自豪感。(4)看课件,了解这些小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和它们是怎样画画的。(5)青蛙为什么没有和这些小画家画画,它在洞里睡着了。 小知识,理解冬眠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冬眠? 课堂总结: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竹叶 梅花 快乐 枫叶 天地 月牙 冬眠 教学反思 :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上课开始,我利用课件出示美丽雪景图,把学生带进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 二、图文结合,以读促说。课堂上,我以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让孩子准确地理解了所谓“画竹叶、枫叶、梅花、月牙”实际上不过是小动物们把自己的脚印踩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而已。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也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还体会了小画家的高兴自豪。 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节课教学,感觉教学有些匆忙,使我认识到要想真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