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人 口 人 力 人 才 人 手 人口+教育= 人口 教育= 丰富的资源 沉重的包袱 教育 2001年教育部作出规定,进一步放宽参加高考的条件,取消年龄和婚否的限制。结果当年全国就出现25岁以上的考生16265人,最大的73岁,实际录取25岁以上学生1924人,其中50岁以上的2人。 2002年全国年龄最大的考生、73岁的汪侠老人9月9日开始上学了,他被南京医科大学录取为旁听生。 2005年6月,81岁的著名作家金庸先生向外界确认,自己将远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曾担任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的金庸表示:“我感觉我的知识还是不够,我希望能够多学一点东西,再回来教大家。” 爷爷考生和爷爷学生为什么要重回课堂? 这个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学习不仅是每个人开启富裕之门的钥匙,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人们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飞速前进的步伐。 接受教育是享受和创造文明生活前提,知识需要不断更新。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终身教育:是自20世纪中叶开始流行的一种教育思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认为:终身教育从时间上讲,与人的生命共始终;从空间上讲,与人生活的所有方面都有联系。主张教育应贯穿于人的一生中的各个阶段。终身教育是 的具体体现。 学习化社会 社会中的每一个公民都享有任何情况下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各种手段。……每个人都必须终身持续不断地学习。 2、学习方式和学习手段多样化(横) 1、终身学习(纵) 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统计,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而在此之前的几千年中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只占10%。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的预测结果也 表明了同样的趋势: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翻一番,20世纪初是每10年翻一番,70年代是每5年翻一番,而近10年大约每3年翻一番。可见,知识就像产品一样频繁的更新换代。如果不能以最有效的方法和最高的效率去获取、分析和加工知识,就无法及时的利用这些知识。 通过材料回答问题: 1、你对知识的更新有什么实际的感受? 2、请你想一想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3、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一方面,使我们享受到的东西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促使人们不断地学习,社会不断的进步。 3、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一个人活在世上,终身都需要学习;放松或放弃了学习,就会落伍。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新世纪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个人而言,在学习这方面先走一步,走快一点,才能在工作中、事业上保持优势。学习使人充实,使人进步,也使整个社会充满创新的活力。应该让学习成为一种时尚。 学习地点 学习方式/手段 信息时代人们的学习地点、学习方式和手段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学习突破了课堂的限制,学习更加方便、快捷、平等民主。这种变化使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学习的权力,世界正在向学习化社会大踏步迈进。 家庭网络学习 开放式社区教育基地 企业培训 学校学习 参加远程学习 利用计算机网络自学 电视大学 书本知识的学习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学会钓鱼,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知识,就像送人几条鱼,只够他吃一顿;而授人以获取知识的能力,则是教会他捕鱼,够他吃一辈子。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不但要学习知识,还要培养获取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