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166317

3.6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及文化(原卷版+解析版)—2022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一轮复习(纲要上)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6次 大小:16410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纲要,复习,一轮,导图,思维,历史
    第6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及文化 【自主复习】 考点一、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知识清单】 【名师点拨】  1.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2.纸币产生的原因 3.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 (1)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城市发展。 (2)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逐渐扩大。 (3)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4.经济重心的南移不等于政治重心的南移 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但中国古代的政治中心很长时间内是在北方,这是由历史文化渊源、战略地位、北方经济的不断恢复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5.宋朝经济作物发展的特点 传统的经济作物产区在继续扩大、发展;新的农业分支和新专业区不断产生,在这些专业化产区内,专业户的商品生产是主要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分散的小农经济。  6.唐宋之变 7.南宋海外贸易示意图 8.宋代社会变化的原因 (1)经济繁荣,商业发达,给人民带来优越的物质生活,改变了宋人的社会生活。 (2)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大力发展教育和经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对外采取妥协政策,使边界获得了安宁。 【认知深化】 一、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纸币出现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城市兴盛 与唐代相比,打破了地域限制、市坊不分;不受时间限制;官府对商业活动也不再严格监控,这使得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 商品经 济繁荣 随着私营手工业规模的扩大,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也大大提高,商品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政策变化 中唐以来,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也有所松动 榷场贸 易发达 榷场是宋代官办边界贸易场所,以通辽、夏、金的互市贸易。榷场贸易是因各地区经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对于各政权统治者来说,还有控制边界贸易、提供经济利益、安边绥远的作用。所以榷场的设置,常因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兴废无常 海外贸 易发达 海外贸易税收是南宋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二、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 1.国家政策:国家放松对社会的控制,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调动了民间的经商热情,为商业的发展创造了较为宽松的社会、政策环境,这无疑是两宋时期商业发展最具特色也是最直接的原因。 2.丝绸之路:两宋时期,虽然陆上丝绸之路几乎中断,但是,由于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指南针的使用,大大降低了航海的风险,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发展,为中国打开了广阔的海外市场,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外因。 3.江南开发:从农业条件而言,江南土地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更高,这为专业化、商品化生产提供了基本的条件,粮食成为重要的商品,经济作物大量种植,这是两宋商品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基础。 4.边界贸易:对峙的民族政权之间虽然战争不断,但是,由于不同政权之间的经济存在着强烈的互补性,边界贸易发展迅速,中原的铁器、奢侈品等大量输往辽、西夏、金统治区。 5.社会风气: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社会上轻商的风气有所改变,商人也乐于接受儒家伦理道德的约束,有的还参加了科举考试,获取功名,形成了所谓的“儒商”,商人的社会地位、社会形象有所提高。 【经典例题】 1. (2021 湖南卷·5) 宋孝宗时绍兴府赈灾,有人户状告“检放秋苗不尽不实”,朱熹受命调查后发现确实存在不实,但是当时用土大多已经种麦,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受灾面积。这反映了 A. 绍兴府行政效率低下 B. 理学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 C. 宋代赈灾方式不合理 D. 绍兴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答案】D 【解析】根据“用土大多已经种麦”可以看出,绍兴当地实行稻麦轮作,“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可以看出当地清除了稻根,以便小麦的种植,由此可知,绍兴农业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不是行政效率,排除A;理学强调格物致知,“实事求是”是顾炎武“实学”的特点,排除B;材料主旨不是赈灾方式的问题,排除C。 2.(2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