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166320

4.8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2022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一轮复习(纲要上)

日期:2024-06-0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8次 大小:9048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纲要,复习,一轮,导图,思维,历史
    第8讲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自主复习】 【知识清单】 【名师点拨】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的条件和因素 2.明清时期经济文化的新变化 3.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限 4.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5.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6.京剧的发展过程 7.古代中国科技 【认知深化】 一、新航路开辟给明清社会带来的影响 1.经济上: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入我国,甘薯与玉米的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有更多的土地种植经济作物,出现了专业生产区域。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客观上为清朝前期人口的迅速增长创造了条件。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推动了“一条鞭法”等赋税改革。 2.外交上: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开始侵扰我国。一方面中国被迫开始了反侵略的战争,捍卫国家主权,如郑成功收复台湾;另一方面为抵制西方殖民者在东南沿海海盗式的骚扰,清政府设置了广州十三行,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这是近代中国逐渐落伍的根源之一。 3.文化上:伴随着新航路开辟,“西学东渐”开始,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东来,传播了一些先进的西方文化,如《坤舆万国全图》。徐光启等人开始注意吸收西方科技成果,如在《农政全书》中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与工具。 二、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未能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 客观 原因 缺乏政治基础 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压制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 缺乏经济基础 和阶级基础 封建经济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因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而发展缓慢,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 缺乏思想基础 纲常礼教,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思想的传播 缺乏群众基础 人们深受封建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 主观 原因 自身缺陷明显 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本质上并未脱离地主阶级儒学的范畴,在行动上也未解决实际问题 三、明清思想活跃局面产生的背景 (1)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明末,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引发明末农民起义,明朝统治被推翻;清军入关后,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激起强烈反抗。 (2)工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导致社会的重大变化。人们要求发展经济,社会上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传统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 (3)思想文化方面的冲突。明清之际,思想文化专制严重,陈腐的理学体系仍占据统治地位。理学家和尊奉礼教的士大夫们鼓吹“存天理,灭人欲”,具有虚伪性。面对现实,人们要求冲破理学束缚,追求个性,倾向于经世致用和反对专制集权的新的思想体系逐步形成。 四、明清时期小说空前繁荣的原因 (1)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政治黑暗,官场腐朽,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 (2)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队伍的壮大,人们的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对文化作品的需求进一步通俗化,这是小说在明清时期繁荣的物质和社会基础。 (3)小说体裁,在经历了唐代传奇,宋元话本这一过程后,到明清时期已非常成熟。 (4)印刷术的进步促进了小说的繁荣。 【经典例题】 1.(2021广东卷·5) 在明代,庶民袖小衣短,“去地五寸”;生员袖大衣长,“去地一寸”,体现斯文之气,且其服饰颜色和制式内含“比德于玉”“规言矩行”等意。这反映了当时 A. 儒家思想规范社会生活 B. 科举制度限制社会流动 C. 社会等级结构日益固化 D. 市民文化突破礼制限定 【答案】A 【解析】根据“体现斯文之气,且其服饰颜色和制式内含‘比德于玉’‘婉言矩行’等意”可知明代生员的服饰中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说明儒家思想规范社会生活,故选A;科举制是有利于社会流动的,排除B;根据服饰的差别不能说明社会等级日益固化,排除C;生员的服饰体现了儒家思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