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186773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课件(32张PPT)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42536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1-2022,PPT,32张,课件,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学年
  • cover
(课件网) 七子之歌(闻一多) 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 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 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 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 我要回来 母亲 五四时期的新诗 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形式,当时也称新诗为“白话诗”、“白话韵文”、“国语的韵文” 1919 五四运动(1919年青年学生组织的爱国运动) 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新文化运动 兴起:1915年9月《青年杂志》(即《新青年》的第一卷)在上海创刊,成为新文化运动的起点。其主编陈独秀大力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推进中国的思想启蒙运动。 发展:1917年初,陈独秀被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也随之迁京。在北大校长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下,《新青年》集结了一批推进新文化的先驱人物,如李大钊、胡适、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鲁迅等。1919年借助“五四”学生运动的大势走向了高潮。 《新青年》创刊 图为首期《青年杂志》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从1916年9月起改名为《新青年》。《新青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新诗鉴赏基本方法 1、品味诗歌的语言 诗有很强的直觉性。 诗歌语言高度概括、凝练,极富意蕴,它常常违背一般的语法规范,比一般的文学语言具有更强的陌生感,诗行间常留下许多空白,显示出很强的跳跃性。正是这种跳跃性,才容纳了诗歌更丰富的意象,从而在非常有限的篇幅里,构筑出使人耳目一新的诗歌意蕴。 2、揣摩诗歌的意象 意象,就是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渗透着诗人主观感受的客观事物的影像。在一首诗歌中,意象或者是单一的,或者是繁复的,诗歌正是借助这些意象来传达诗意,抒发诗人主体的情感的。 诗的创造力、想像力,诗的一切生命力,就在意象的塑造上。读诗,必先读懂意象。 3、挖掘诗歌的意蕴 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的特征。同一题材的作品,由于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所处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理解诗歌的感情还要顾及诗歌的体裁、风格、流派等因素。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在感情表达上就有区别,豪放派词和婉约派词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有不同。 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直抒胸臆,可以借景或借物抒情。许多诗歌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1. 结合五四运动对青年郭沫若的影响,深入理解本诗的内容。 2. 感受诗歌中对“力”的赞美,体会本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3. 认识五四时期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追求个性解放的社会精神。 素养目标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 乐山人,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诗人。1919 年, 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 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槃》《地球, 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1921 年,出版第一本新诗集《女神》,书中洋溢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因而成为中国新诗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同年,又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一同创立创造社,是新文化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