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191490

第一课第二框 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课件+教案)

日期:2024-11-22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298288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一课,第二,土地改革,三大,战役,课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3-1-5 叙述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程,知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教学目标 1. 了解内战爆发后国统区和解放区不同的社会面貌;掌握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重要意义。?掌握三大战役的名称、时间、地点,以及重要意义。2. 通过史料对比,学生能描述国统区和解放区不同的社会面貌,能说出人心向背在战争中的作用?。3. 通过对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研究,认识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土地改革和三大战役。 难点: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由弱变强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环节 复习回顾:内战的爆发 活动环节 一、国统区和解放区的社会面貌1.国统区国民党:滥发纸币 通货膨胀 货币贬值 物价飞涨第二条战线以1946年冬爆发的“抗议美军暴行”运动为标志,一个以反对美蒋为中心的、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在国统区迅速兴起。这一运动以学生为先锋,核心是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逐步发展成为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的第二条战线。2.解放区———土地改革 (1)背景改革前的土地制度合理吗?农民的生活状况如何?(2)标志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3)内容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等。(4)结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的工作和斗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至1948年底,解放区1亿多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意义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广大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得到激发,农民踊跃参军、参战,掀起支援前线的热潮。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战略反攻1946—1947 国共双方兵力对比(图略)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12万余人,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三、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战略决战随着解放军在各战场不断取得胜利,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辽沈战役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2.淮海战役歼灭国民党军55万余人,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3.平津战役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基本解放华北全境。北平的和平解放是大势所趋,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政策。北平的和平解放保障了北平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也能使这座千年古城,特别是使故宫、颐和园等古建筑得以完整保存。傅作义部有和平改编的可能性。小结:在三大战役中,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全国胜利的到来。内战爆发时,共产党在军事上处于明显劣势。但短短三年时间,共产党就由弱变强,彻底打败国民党。这其中,有许多因素共同发挥了作用。请你尝试归纳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主要因素。提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归纳: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政治:共产党加强民主建设,组成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统治腐败,一党专政,失去民心。军事:解放军英勇善战,运用了正确的战术;国民党指挥失误,战斗力不强。美国援助断绝。经济:通过土地改革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解放区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国统区经济则陷入崩溃境地。社会: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国民党的统治不得人心,处境孤立。 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