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193815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6.《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5次 大小:3254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1-2022,学年,统编,高中,语文,必修
  • cover
《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和四言诗的特点,理解苏辙的主要文学成就;诵读诗歌,把握朗读节奏,体会其形式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 理解两首诗歌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赏析它们的表达技巧。 审美鉴赏与创造 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深入体会劳动精神的内涵。 文化传承与理解 理解诗歌传承下来的劳动之美。 教学重点 把握思想情感,赏析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深入体会劳动精神的内涵。 教学方法 诵读品悟法、合作探究法、引导点拨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与诗人相遇 1.导入新课 齐读下面的诗句,看看它们共同描绘的是什么内容。 ⑴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⑶晨星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它们共同描绘的是劳动情形。劳动是最美的,是因为辛勤的劳动绽放了嫣然的花朵,是因为辛勤的劳动结出了累累的硕果。劳动是最美的,更是因为那辛勤劳作中的痴痴执着,更是因为那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坚持,更是因为它所带来的催人奋进的希冀。今天,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进苏辙的《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和古人一起亲历劳作的情景。 2.走近《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内容上包括:①社会政治诗,对生活愤懑忧伤,抒发感慨,对政治或赞美或讥讽、抨击;②爱情诗,歌颂美好的爱情;③史诗,记载民族的历史,歌颂祖先的功勋;④反映兵役、劳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不幸。《诗经》中的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在艺术手法上主要采用赋比兴的方法。 赋:直接铺陈叙述,直截了当地表达所要陈述的思想感情,是《诗经》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朱熹:“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如《邶风·击鼓》所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很直接、很热烈地将自己的爱情誓言表达出来。 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朱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魏风·硕鼠》通篇用比。 兴:即起兴,用其他事物引出要说的内容。朱熹:“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如《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 3.走近苏辙 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后因母病故,随父兄回乡奔丧。嘉祐四年(1059)守丧期满回京。先后任大名府留守推官、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因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为河南推官。宋哲宗时官至尚书右丞、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宋徽宗时罢职居许州。政和二年(1112),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