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00976

纲要上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23725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纲要,27课,社会主义,设在,探索,曲折
  • cover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九单元的第2课,共有3个子目录,分别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和伟大的建设成就,讲述了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的曲折发展与改革开放前的30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虽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历了严重曲折,但曲折中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彰显了党和人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所取得的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学情分析 初中教材对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主要史实作了较为完整的介绍,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本课第三子目的内容为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在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学生可以梳理相关史实。 高一学生的认知更多停留在感性层面,理性思考不足,对于课标中对此课要求的达成有一定的难度。本课的知识点较多,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进行把握,达成学科素养,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无法对史事进行细节性的展示,需要更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一学生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认识不足,需要教师进行适当补充。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1956-1976年间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史实,能构建时空观念。结合教材和史料,能够分析并正确理解“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及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与发展,落实唯物史观。 2、通过地图、数据表等展示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取得的建设成就,理解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 3、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这一时期典型代表的事迹,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引导学生学习并传承良好精神风貌,培养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史实,理解相关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 2、教学难点:感悟这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回望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历程,人民日报在2021年6月7日和6月8日连续两日刊发“宣言”署名文章《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其中,在《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一文中,提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回荡在中国上空的历史之问,中国共产党人从未停止作答。”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有过怎样的思考。 结合材料,了解在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毛泽东提出要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在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我们有哪些实践?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 【学习新课】 二十年的曲折发展(1956-1976年) 完成任务一:阅读课文第一、二子目录的内容,梳理1956-1976年间,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史实。随后展开对这些史事的叙述。 1、1956年 结合材料认识《论十大关系》提出的背景。通过分析《论十大关系》研究的十个问题,即前五条主要讨论经济问题,从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来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报告强调:今后要更多的注意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尽量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经济建设,这里涉及的实际上是开辟一条与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论十大关系》的后五条主要讨论政治关系,这些都属于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中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问题,《论十大关系》是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开始,为党的八大的召开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中共八大以对新形势下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为基础,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