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01911

2021年中考语文考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与论述文(含答案)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5324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1年,中考,语文,考点,连续性,文本
  • cover
2021年中考考点:中考非连续性文阅读与论述文 考点: 1.话题:“手机阅读” 2. 话题:“打疫苗” 3. 话题:新冠疫苗研发 4. 话题:“水资源保护利用” 5. 《近视漫谈》 【考点研究】 一、论述文与非连文本“区间内圈点信息”的解题方法 1.术语理解题 理清文本结构的方法,即理出“否定词”“对立词”。 (1)否定词(隐性否定词:反义词;显性否定词:不是,异,相反) (2)对立词(二项对立模式词语) 2.逻辑推理题———点(否定词、对立词)连成线(两点间的具体文本内容) 阅读文本时,第一步圈出文本中的“否定词”“对立词”“关联词”,第二步对着选项把与圈出的相关词语前后的信息划成线条,第三步理出划线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1)因果关系———合理因果:由因到果,由果到因;②不合理因果:强加因果。 常见词:因此,导致…… (2)比较关系———背理比较:无中生有;②合理比较:隐性比较。 常见内容的类型:并列内容,递进内容。 3.多细节题———并列关系 解决多细节题的方法,是圈出文本中的“平行内容”。 (1)考点内容:特点,表现,措施,建议 (2)文本内容:抽取抽象词,化具体句为抽象词。 【考题对接】 一、(2021湖州)话题:“手机阅读” 同样是看手机,你shū了吗? 新华网思客 新华网 5G富媒体实验室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思客早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受众①的读书习惯,累计回收有效问卷6660份。调查结果显示,43%的受众认为,大部分读书时间被短视频、即时通讯等娱乐活动占据。截至2021年2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 73亿,刷短视频已经成了“杀时间”第一利器。被短视频“霸屏”的你,有多久没读书了?我们分析了这6660份调查数据,为你描绘短视频冲击下读书人的变与不变。 “理想很丰满”,可现实并非如此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71.45%的受访者表示读书是为了获得新知识、新技能。最近登上热搜的中科院博士的致谢,让我们更加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近七成受访者认为,读书主要可以开阔眼界、提高修养,有受访者说,“读书是认识世界的捷径”。 想读书,但多数受访者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79. 91%的受访者认为,读书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影响阅读完成率。有受访者说,“下班回家还要做饭看孩子,没时间念书”“阅读要动脑子,但有时候累了脑子就不转了”。 51%的受访者平均每天阅读时长低于1小时。30~60岁的中年阅读群体,平均每天阅读时长在1~2个小时的比例较高。 43%的受访者表示空余时间被短视频、游戏等活动占据,读书成为“相对靠后的选择”。有受访者说,“不是不想读书,实在是短视频太吸引人”“手机刷着刷着,天就黑了”。但也有受访者表示,“短视频里别人分享的书,我会找来读”“玩手机虽然占用时间,但也为读书提供了新入口”。 受访者中,超八成是“地铁读书人” 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电子阅读成为很多人的首选。调查显示,82.18%的受访者选择用手机读书,70.39%的受访者会读纸质书,有声书阅读的比例则超过三成。《2020 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0年人均电子书阅读量9.1本,人均有声书阅读量6.3本。人均纸质书阅读量6.2本,比2019年减少2.6本。2020 年电子阅读付费用户中,26.8%的人每月平均花费100元及以上,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为高质量内容买单。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书成了通勤②路上最好的陪伴。调查显示,85. 4%的受访者会在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上阅读,且集中在20~49岁年龄段。城市化的进程滚滚向前,人们通勤的时间也有所增长,在每日枯燥无聊的上下班路上,时间完全属于自己,人们通过读书来“充电”、放松。 17~22点是阅读的“晚高峰”,超七成受访者一个月能读完1~3本书。对多数人来说,白天的阅读时间趋于碎片化,晚上时间相对完整,没有太多社会活动,在这个时间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