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轮组教学设计 内容分析:《滑轮组》是《科学》教科版2001课标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的第六课内容。是本单元认识的最后一种简单机械。本课是按照“明确概念—做出推测—比较实验(得出结论)—原理应用”的思路授课的。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一课学生将通过图片及视频认识滑轮组在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并亲手组装滑轮组,进行滑轮组作用的研究实验。将滑轮组合起来使用是生活中常用的省力机械。学生在前一课学习的基础上很容易作出滑轮组更省力的推测,组装滑轮组并行实验验证,感受机械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是有基础的。作为一名科学老师,本课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科学思想、科学意识,让学生体会科学的严谨性。 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习了《工具和机械》的前五课中的杠杆、轮轴、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有关知识,他们最感兴趣的就是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功能怎样?但对于如何实施实验操作,他们无从着手,要顺利地组装滑轮组并完成实验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滑轮组就是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的,知道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结合对滑轮组的研究,解释起重机的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态度,培养小组合作的意识,加强探究氛围。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滑轮组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省力的大小关系和规律。 教学方法:启发法、观察法、实验法、合作交流法、游戏法。 教学准备: 1.为每组学生准备:一个铁架台、组装滑轮组的线绳2根、2个单滑轮、2个双滑轮、一盒钩码、测力计。 2.为全班学生准备:光滑的木棒、约20米长的绳子、与起重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引入 1.同学们,在建筑工地上,总能看到高大的起重机忙碌的身影,你知道它的作用吗? (学生自由表述) 二、新课 1.学习滑轮组的定义 师:那你知道这些看似单薄的起重机是怎样把那么重的物体送到高处去的吗? 师:下面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近距离地观察起重机的工作,希望同学们能从中找到答案。(播放起重机工作的视频) 师:你找到答案了吗? 生:利用了滑轮,钢缆,还需要很重的砝码。 师:同学们看得很仔细。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一下起重机上的滑轮。 课件出示起重机滑轮部位放大的图片 师:说一说起重机中的滑轮与上节实验中的定滑轮、动滑轮有什么不同? 生:这里同时出现了定滑轮和动滑轮,滑轮的数量很多。 师:像这样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师板书:滑轮组)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为一组,师生一起数出有几组滑轮。 师:你能大胆地猜想一下,科学家精心设计的这种滑轮组有什么作用吗?学生汇报,师板书: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滑轮组数越多越省力。 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及理由。 师:同学们的猜测看似合理,我们能就此定论吗? 生:不能。我们还要用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测。 师:那就让我们先留下一个疑问。师在板书上画一个大问号。 设计意图:这部分是本课研究的前奏和“导火线”。从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观察视频资料,明确滑轮组的概念,进而引发这些滑轮组有什么作用的思考。 2.研究一组滑轮的作用 师:在实验台上,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实验器材,(幻灯片出示器材) 师:同学们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桌面的器材,对于你不了解的可以提出疑问。(引导学生认识双滑轮,并了解两根绳是为了组装不同的滑轮组。短的是用来组装一组滑轮用的,长的是组装两组滑轮用的。) 师:我们先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装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