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07542

16 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课件(共32张PPT)+教案+素材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1373906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课件,32张,PPT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永久的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把握课文中心观点。 2.品味文章既睿智又形象,既理性又富有感情的语言。 3.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领会课文人文内涵,结合自身实际生活获得对生命的独特见解。 教学重点: 1.揣摩、品味说理与抒情兼具的语言。 2.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领会课文人文内涵,并由此结合自身实际获得对生命的独特见解。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领会课文人文内涵,并由此结合自身实际获得对生命的独特见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朗读者》第二季第三期“生命”双语开场白 生命是多么深邃的话题,它包含着人世间一切最极致的体验。 生命能够被毁灭,但不能够被打败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就像梵高的《向日葵》和《星空》 就是贝多芬的《田园》和《英雄》 二、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作家。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山寺暮》,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和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等。 视频 2.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严文井选集》下册(人民文学-出卷网-2001年版)。略有改动。这是严文井在早年写的一篇带有比喻和哲理意蕴的散文,当时作者“到了三十岁的边头”,是作者对生命严肃认真思考的总结,充满乐观情绪。 3.文体知识 议论性散文 4.字词积累PPT9-11 臼齿:磨牙的通称。 茸毛:指人或动物的绒毛;植物体上的细毛。 蔓延: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 凋谢:(草木花叶)脱落。 三、整体感知 1.理解课题———永久的生命 (1)没有永久的生命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寿命,从生物学的角度以及自然规律来看,不会存在永久的生命。 (2)有永久的生命 个体的生命也许总是有生有灭,但是生命总体却永远生机勃勃。 2.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文中作者的中心观点是什么?通过下面的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的思路。 四、精读课文 1.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 对比。将不尽如人意的个人生命与“脏了”“破了”的衬衣进行对比,化抽象为具体,以衬衣可以洗涤、补好来反衬生命逝而不能返、难以转圜,使无奈、遗憾之情更加强烈。 2.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 拟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小草为例,赞叹了生命的延续和神奇。 3.怎样理解“生命自身”的不朽? 作者说,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这是因为旧的生命逝去,新的生命诞生,生生不息。生命在永不休止地繁殖、蔓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生命自身是不朽的、永存的。 4.第3段中的“分开来”“合起来”分别指什么? “分开来”是指生命存在于个体之中,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也是暂时的。“合起来”是指整体的生命。整体的生命生生不息,永不休止地繁殖、蔓延,是永久的 5.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 比喻。把“生命”比作“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具体生动地表现出生命的永不止息。 6.结合上下文,怎样理解第3段最后一句话的深层含义? 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感叹生命的神奇,揭示生命的规律,又为这一规律而欢呼。暗含着一个意思: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戕害生命的暴君必将被充满生命力的人民打倒。 7.结合上下文,怎样理解第4段最后一句话的深层含义? 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