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第二课 中国抗日战争 过关测试 一、选择题 1.以下口号体现了近代中国人国家观念日渐觉醒,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③“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A.②①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 2.1938年在抗日名将李宗仁的指挥下,歼灭了日军精锐部队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是( )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淞沪会战 D.百团大战 3.1937年冬,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给母亲写去-封信:“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并娶灭我之种,亡国灭种惨祸,已临到每-个中国人民的头……我们也决心与华北人民共艰苦,共生死。”据此推断 ①抗日民族统战线已经正式建立②中华民族已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 ③八路军和华北人民团结反抗侵略④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1937年,学者姚绍华提出:“九一八事变后……以吾民族历的史文化之悠久,如能奋发图强,这种恐怖自然不足惧。吾民族每次都能发挥自己的力量,兀然生存于世界,而且每经一度祸患,吾民族之内容益加扩大而活跃。”下列选项能够为上述观点提供佐证的史实是 A.国共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全国各党派各阶层团结一致抗战 C.积极寻求英美等国军事上的支持 D.邀请各国反法西斯人士前来相助 5.下列关于如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叙述,表达有误的是( ) A.该事件发生在1941年6月5日 B.该事件发生在渝中区十八梯到两路口的隧道里 C.这是美帝国主义欠下中国人民的一笔血债 D.它时刻警醒着我们“牢记历史,不忘国耻” 6.年代尺是记录历史的工具。下面某同学制作的简单年代尺,年代尺上①②处可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A.星火燎原、1931年 B.出师北伐、1931年 C.星火燎原、1937年 D.出师北伐、1937年 7.日本士兵武夫日记记载:上午8时30分列队。到城外下关打扫战场,也就是去处理敌人的尸体。扬子江岸边尸体遍地,令人吃惊。用汽船搬运死尸,投入扬子江的江心。仅我们处理的尸体就约2000具。该日记记载的事件是 A.八国联军截杀北京 B.南京大屠杀 C.日本军队屠杀东北人民 D.甲午中日战争 8.“取消一切推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和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并待命出动……”,这一宜言的发表,表明( ) A.形式上实现了全国统一 B.国民革命运动进入低潮 C.已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D.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 9.小明看到了“××战役形势示意图”(如图)。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该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辽沈战役 D.淮海战役 10.下面是东北大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多次迁移的路线。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与它迁移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1923年在沈阳成立→1931年迁往北平→1937年迁往开封→1938年迁往四川 A.甲午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1.电影《八佰》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讲述了1937年10月底,谢晋元率领国民革命军“八百壮士”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在上海四行仓库孤军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故事。以下关于影片所述战斗说法正确的是 A.佟麟阁、赵登禹在此次战斗中英勇就义 B.是国民党正面战场抗击日本侵略的壮举 C.这场战斗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极大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士气 12.1945年8月,华夏大地一片欢腾,有人写了一副对联,下联是“南京重庆成都”,它巧妙地将三个地名组成一联,含义是庆祝失陷的南京重新成为国民政府首都。如果请你选一上联,最恰当的应该是( ) A.中国不可战胜 B.中国抗战胜利 C.中国捷克日本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