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210302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单元测试(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11-25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29368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第五,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单元测试 学校: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姓名: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美国不会在苏联寻求扩大其实实力并在世界各地扩大影响力时袖手旁观,毫无作为…”由此看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A.援助西欧 B.遏制苏联 C.进政苏联 D.称霸世界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知,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直接目的是应对苏联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即遏制苏联,B项符合题意;美国援助西欧的目的是为了使西欧各国快速从二战中恢复,达到避免西欧各国社会主义化的目的,A项排除;冷战中,美苏双方均未使用直接进攻的手段进行对抗,C项排除;美国实行“冷战”的直接目的是遏制苏联,并扩大其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控制以达到称霸世界的根本目的,D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2.以下是世界现代秩序变迁示意图。直接导致①所示的世界秩序出现的史实是( ) A.苏联实现工业化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C.二战后美国、苏联实力大增 D.西欧、日本的崛起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是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于是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冷战开始,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标志两极格局形成,所以C项符合题意;苏联实现工业化、罗斯福新政的实施与题干无关,所以AB项不合题意;西欧、日本的崛起促进了多极化趋势形成,所以D项不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 3.下列图片反映了同一个主题,概括最恰当的是( ) A.欧洲一体化 B.冷战政策 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国会演讲,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是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北约的建立,是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故概括最恰当的是冷战政策,故B符合题意;欧洲一体化与欧洲的联合有关,与图片信息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与图片信息无关,图片是冷战政策的表现。故C不符合题意;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图片信息无关,图片反映的是冷战政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俄罗斯前总统普京在一次公开场合抨击美国“几乎是毫无节制地滥用武力”,并且称美国所倡导的“单极世界”是不可接受的。这段材料表明( ) ①美国在推行霸权主义政策②美国要保持世界霸主地位 ③“两极”格局仍然存在④俄美两国存在分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由题干信息“普京在一次公开场合抨击美国几乎是毫无节制地滥用武力”,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成为世界的霸主,利用北约军事集团,随意干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事物,推行霸权主义,②美国倡导“单极世界”,可知美国要保持世界霸主地位,③1991年,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不存在,④普京抨击的正是美国的这一霸权政策,这也说明美俄之间仍存在着分歧,由此可知C符合题意;ABD错误,排除。故选C。 5.2018年,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与韩国总统文在寅举行会晤,并签署《板门店宣言》。该宣言指出:“两位首脑怀着尽早终结冷战造成的长期分裂和对峙、勇于开创民族和解……”材料中提到的“冷战”政策的内容不包括( ) A.封锁与遏制 B.稳定资本主义 C.遏制共产主义 D.发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