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 《电磁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2、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过程与方法: 1、测试电磁铁的性质及南北极。 2、研究影响电磁铁南北极改变的相关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认真细致、合作进行探究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电磁铁南北极发生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电路装置1个、磁铁、电磁铁各1个、课件1个。 为每组学生准备:电路装置、电磁铁、大头针若干、指南针、记录单。 一、组织猜想 导入新课 1、引发学生猜测缠绕线圈的铁钉通电后能否吸大头针。 2、测试缠绕线圈的铁钉,探究其性质。 ①、讨论如何测试及实验注意事项。 ②、学生分组实验。 ③、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④、小结实验结论。 3、给缠绕线圈的铁钉命名,揭示课题《电磁铁》。 二、电磁铁是否有南北极的研究。 (一)、研究铁钉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 1、提出问题:铁钉电磁铁是否有南北极? 2、引发学生猜测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在哪里?铁钉哪端是南极,哪端是北极? 3、设计检测铁钉电磁铁南北极的实验方案。 4、小结实验方法。 5、学生动手操作,借助指南针开展研究,师巡视指导。 6、汇总各组检测铁钉电磁铁南北极情况。 7、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果:铁钉电磁铁南北极会改变。 (二)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 1、提出问题:电磁铁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 2、引发学生猜想:可能和线圈缠绕方向及电池正负极连接方向有关。 3、讨论设计实验方法 (1)、研究电磁铁南北极改变与电池正负连接是否有关 ①设计方案:实验变量的控制。 ②学生实验,师指导 ③汇报交流实验情况 ④小结:改变电池正负极连接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2)、研究电磁铁南北极的改变与线圈缠绕方向是否有关? ①设计实验中改变的条件与不变的条件。 ②学生实验,师指导 ③汇报交流实验情况 ④小结:改变线圈缠绕方向也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三、总结延伸 1、归纳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2、磁铁与电磁铁的区别。 3、生活中电磁铁的运用。 四、课后延伸;不同的电磁铁吸大头针的数量不一样,可能是什么原因? 板书设计: 电磁铁 通电 产生磁性 断电 磁性消失 ↙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方向 南北极改变 ↖线圈缠绕的方向 PAGE 2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