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15273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同步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5-2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27096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同步,解析,原卷版,训练,发展,1课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外服制首见于《尚书·酒诰》,即侯、甸(田)男卫四服。侯,即"为王斥侯",乃防守边疆的部族;甸,即田猎之田,是向商王朝贡献猎获物的地区;"男服"多为江淮地区被征服族;卫,"为王捍卫也",即王的禁卫军。这体现了商代外服制 A.具有一定政治色彩 B.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方国处于主动地位 D.改变了天下共主局面 2.西周时期,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制度,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材料反映了当时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 3.秦统一中国后,“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而西汉前期亦“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赀富人及豪强兼并之家于诸陵”。其主要目的是 A.加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 B.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 C.强化关中地区中心地位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辽朝职官设置分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皇帝和官廷依然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辽朝此举 A.意在推行民族歧视政策 B.减轻了北宋政权的边境压力 C.导致民族关系日趋紧张 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智慧 5.下图为“德”字在商周时期的不同写法,甲骨文中没有“心”符,金文中加入“心”旁,体现不同的天命观。这表明 A.甲骨文比金文字体更加规范 B.周代实行严格的宗法分封制 C.周代天命观中蕴含人文主义 D.商代天命观被周人完全摒弃 6.内阁借位尊势崇而力图控制六部,六部则钻内阁没有法定地位和权力的空子,力图摆脱控制。因而阁部经常争权,尤其是争夺人事权。阁部争权 A.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根源于皇权的衰落 C.影响了明政府的行政效率 D.阻碍了阶层的流动 7.《文献通考?封建考》云:“秦、汉以来,所谓列侯者,非但食其邑入而已,可以臣吏民,可以布政令,若关内侯,则惟以虚名受廪禄而已。西汉景、武之后,令诸候王不得治民,汉置内史治之。况列侯乎?”由此可知,西汉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分散中枢机构权力 C.君主专制制度完善 D.废除了郡国并行制 8.雍正帝召见军机大臣时,指示各项事件应如何办理,有时向军机大臣询问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以作出裁决。军机大臣根据旨意,草拟文书。上谕形成后,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直接传达给有关官员执行。据此可知,军机处的设置 A.使军机大臣位高权重 B.对国家决策影响重大 C.确立了王室权威地位 D.否定了明代内阁制度 9.柳宗元指出:“秦之所以革之者(指废分封行郡县),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据此可知,郡县制下的“公天下” A.使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B.削弱了士族的特权地位 C.导致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天下 D.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 10.以下材料为四位皇帝的一日政务节录,按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至前殿,由中书、枢密院、三司、开封府等官员依次奏事 ②告诚军机处切勿泄密 ③诏曰“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 ④引见俘获的突厥颉利可汗,诸蕃君长奉上“天可汗”尊号 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 11.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 ①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 ②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 ③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 ④可体现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2.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治的直接参与者。这一变化 A.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标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