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15331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测试(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4-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6次 大小:39938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第六,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测试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测试 学校: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姓名: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天下雄,丈夫称战功;天下乐,英雄破列国。幸诸君,发愤起义兵;享共和,全仗铁与血。彼满清,誓不愿共和;假议和,狡猾真恶毒。你看他,美国华盛顿;血战后,终脱英束缚。”与此歌词内容最为契合的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土地革命 【答案】B 【解析】根据“彼满清,誓不愿共和;假议和,狡猾真恶毒。你看他,美国华盛顿;血战后,终脱英束缚”可得出这是辛亥革命的内容,要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B项正确;太平天国没有建立共和,排除A项;五四运动和土地革命时期,已经没有清王朝,排除CD项。故选B项。 2.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他所指的“新希望”是(   ) A.利用义和团 B.戊戌变法 C.预备立宪 D.南北和谈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晚清重臣”“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晚期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清政府摇摇欲坠,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酝酿改革,企图实行“预备立宪”,欺骗国民,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因此材料所述“新希望”指的是预备立宪,C项正确;19世纪末,清政府利用义和团运动进行反帝国主义的侵略,但这不属于政治上的新希望,排除A项;根据材料“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等信息可知,革命党人活跃于20世纪初,因此题干所述应发生在20世纪初,戊戌变法发生于19世纪末,排除B项;南北和谈发生于辛亥革命时期,而题干所述政治上导以新希望是指预备立宪,排除D项;故选C项。 3.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以下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是中国由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开始 B.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 C.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此后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身心 【答案】C 【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但是并没有结束封建制度,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对于辛亥革命的描述是符合史实的,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4.孙中山曾对革命志士们说:“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这最早可能发生在 A.同盟会成立日 B.武昌起义之时 C.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日 D.宣统帝下诏退位后 【答案】A 【解析】“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意味着孙中山不承认清政府的合法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同盟会成立时,孙中山等人提出要推翻清政府统治,因此A项与题干中“最早”相符,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干中“最早”限定不符,排除B 、C、D项。故选A项。 5.1924年孙中山对其革命经历总结说:“曾几何时”己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材料所指的“妥协”是指 A.上书李鸿章,要求变法 B.利用新军组织武装起义 C.让临时大总统位与袁世凯 D.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及所学可知,反革命的专制阶级指的是袁世凯。故妥协指的是将临时大总统让位于袁世凯,C项正确;上书李鸿章,要求变法是在辛亥革命之前,排除A项;利用新军组织武装起义,目的是推翻封建统治,是革命,不是妥协,排除B项;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与材料中的反革命的专制阶级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6.“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