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18450

纲要上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同步练习卷(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249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纲要,同步,答案,版含,word,练习
  • cover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一、选择题 1.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讲话,称“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这段话赞誉(  ) A.郑和下西洋增加了明王朝的财政收入 B.中国明朝时期造船和海航技术的高超 C.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之间友好交往 D.郑和下西洋对中国社会推动作用巨大 2.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各机关奏事文书多达1 660多件。也就是说,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处理207件文书。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明朝中央集权加强 B.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 C.明初政权不够稳固 D.明朝政务较其他朝繁多 3.甄子丹主演的电影《锦衣卫》,揭开了明朝锦衣卫神秘的面纱,此机构( ) A.掌管全国军政大权 B.掌管全国财政大权 C.充当皇帝顾问,后来参与中央政府决策 D.由皇帝直接指挥,对臣民进行监视、侦查,不受法律约束 4.明成祖时,宫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参议机构,用来弥补废丞相后中枢决策留下的空缺,这个机构就是“内阁”,其性质是内廷秘书班子。这反映出“内阁”( ) A.是皇权执行机构 B.其阁员位卑权重 C.有助于合理决策 D.是中枢决议机构 5.明朝中期以后,内阁首辅多随俗浮沉以求免祸,甚至不惜取媚宦官以巩固权力,于政事则无所主张。这反映出明代( ) A.内阁地位超越六部 B.皇帝昏庸依赖于内阁 C.官僚运行机制成熟 D.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6.明代中叶之后,阁臣之中凡是想要掌控权柄者,不仅要结交宦官,还要在阁臣之间进行激烈斗争。这反映出当时(  ) A.监察制度成熟 B.内阁地位下降 C.君主专制加强 D.宦官把持朝政 7.下列关于内阁制与宰相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宰相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官僚机构 B.内阁和宰相都是为适应封建君主专制的需要而设立 C.内阁阁臣不能制约皇权,而宰相具有制约皇权的作用 D.内阁阁臣和宰相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8.1415年,东非麻林国遣使献麒麟于中国皇帝,轰动京师。这件外交佳话的背景是( ) A.康熙帝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取得胜利 B.郑和下西洋,发展了中国与非洲的交流 C.戚继光肃清东南沿海倭寇 D.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9.“永乐三年,有海军三万七千人,携罗盘针,乘大船六十二艘,由苏州刘家港出发,泛海经福建,南达占城,以次遍历诸国。”该历史事件指(  ) A.戚继光抗倭 B.鉴真东渡日本 C.郑和下西洋 D.马可·波罗回国 10.丞相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发挥着双重作用。他既可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也可能因权力过大而威胁皇权。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为避免皇帝过于劳累,明成祖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立内阁 B.设立南书房 C.设立枢密院 D.设立殿阁大学士 11.洪武时期所有章奏的处理都是皇帝一人亲批,而永乐、洪熙时期则出现了皇帝与内阁阁臣共议朝政的局面,虽然“批答出自御笔,未尝委之他人”,但所批答之意见已经包含了皇帝与阁臣“造膝密议”的内容。这反映了明代(  ) A.君主权力受到内阁的制约 B.内阁地位得到逐步提高 C.内阁已渐成国家法定机构 D.朝议制度减少决策失误 12.戚继光曾赋诗明志:“遢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诗中的“危”指(  ) A.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B.澳门被殖民者占据 C.瓦剌俘虏明英宗 D.荷兰独占台湾 13.明代大学士张璁初入阁,便在奏疏中明确说道:“今之内阁,宰相职也。”以后的首辅徐阶却说:“阁臣之职,止是票拟。”稍后的首辅张四维又说:“臣待罪政府,无所不当闻……欲臣不预闻吏、兵二部事,非制也。”这说明,明代内阁(  ) A.负责草拟诏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