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22247

第二单元项目二 研究学校教学管理相关数据的组织处理——初识数据结构(第二课时)课件+教案(共25张PPT)

日期:2024-04-30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43427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研究,25张,教案,课件,项目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初识数据结构 项目二 研究学校教学管理相关数据的组织处理 ———初识数据结构 第二课时 了解教学管理相关数据的存储结构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教学管理相关数据的存储结构。介绍学生信息表在计算机内的存储形式,引出线性表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过程。本节课涉及的概念比较多,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老师讲解、师生交流讨论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分析项目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1.了解数据的存储结构; 2.了解数据结构的作用。 ?教学重点 1.了解数据存储结构的基本概念。 2.数据存储结构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1.数据存储结构。 ?教学方法 体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示例法 ?教学准备   计算机教室、多媒体设备、安装Python编程的相关软件、多媒体广播软件、教学课件,学生工作单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回顾学生信息表的逻辑结构并导入新课———线性表的存储结构。 逻辑结构是指数据对象中数据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与数据的存储无关,是独立于计算机的。 四类基本结构: 二、了解教学管理相关数据的存储结构 上述学生信息表存储到计算机内时,不仅要存储每一条生基本数据,还要借助它们在存储器中的相对位置来表示线性关系。表2-2所示的是学生信息表的一种存储结构。 表2-2 “某学校学生基本数据”存储结构(一) 假设存储地址为一个十进制数(实际存储地址是一串二进制数),首地址为200,每条学生基本数据占用30个存储单元(一个存储单元的大小为一个字节),即一条数据的存储空间大小为30个字节。 从图中看到数据元素是按照学生信息表中的顺序依次存储在地址连续的存储空间中的,一对一的逻辑关系从存储位置的前后顺序能直接反映出来。如第一个学生杨阳的数据存储在地址为200的存储空间内,它后续的卢声凯的数据就存储在地址为230的存储空间内,以此类推,依次由低地址向高地址存储,直到存储好最后一个数据元素。 思考与讨论 如果存储地址不连续,是否能表示线性关系? 除了顺序存储结构外,还可以用其他方式来存储数据元素。假定给数据元素(每条学生记录)附加一个后继结点的地址,用于存放下一个数据元素的存储地址,则可得到表2-3所示的存储结构。 在这种存储方式下,数据元素的存储地址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每个存储空间存储了数据元素(称为数据域)和后继结点(下一个数据元素)的存储地址(称为指针域),地址0表示结束。这一存储方式也可以用图2-4表示。这种存储结构称为链式存储结构。 图2-4链式存储结构 思考与讨论 链式存储结构是否一定需要从低地址向高地址存储? 明确了学生基本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之后,就可对其进行操作,如插入、删除、查找等(在后续项目中展开习)。 三.存储结构 存储结构是指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即数据元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也称为物理结构。 如何反映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实现存储结构的重点和难点。 数据元素在计算机中有两种最基本的存储结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内可以用一个结点来表示。 1.顺序存储结构。 顺序存储结构是把数据元素按顺序存放在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中,其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存储关系是一致的,即借助数据元素在存储器中的相对位置来表示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计算机会在内存储器中开辟一段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空间依次存放数据,即第一个数据放在第一个位置,第二个数据放在第二个位置……如图2-6所示,其中1001,1002…表示存储地址,d1,d2…表示数据。由于只要知道了首地址,就可以随机存取任意位置上的数据元素,所以也可以称顺序存储结构为随机存取存储结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