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22595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8.3 “以一代多”统计法 (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6926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青岛,数学,四年级,上册,以一代多,统计法
  • cover
3 “以一代多”统计法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信息窗2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对统计结果作出分析,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 2.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特点和作用,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一般步骤和方法,会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3.在与同伴合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增强合作意识,形成初步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自主探索绘制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理解条形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单位。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顾复习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得到全班同学的校服尺码情况,你们还记得是怎么做到的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2.出示情境图1. 说一说,你是怎样得到全班同学的校服情况的? (学生回答:需要先调查和收集每个同学的校服尺码,然后再将收集的数据记录下来,最后再绘制条形统计图)(板书:统计活动规划) 师出示完整的“统计活动规划”流程图: 二、合作交流,激情探究 1.了解信息,收集数据。 同学们都知道自己班级的校服尺码情况了,那么全年级的校服尺码情况怎么样呢? (学生回答:我们要了解各班的校服尺码情况。)(板书:收集数据) 出示各班的校服尺码统计表: 2.体会整理数据的必要性 仔细观察这些数据,你能一眼就看出全年级每个尺码的人数是多少吗? 小组交流汇报 我们学习过的统计表是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把这些数据整理到统计表中。看哪个小组完成的最快!(板书:整理数据) 3.进行描述,引出统计图信息 同学们,整理的结果除了用统计表表示外,还可以用什么表示?(统计图) 我们以前学过统计图吗?指名学生说一说。(板书:描述数据) 师:你能继续制作统计图吗?(能) 学生动手制作,师巡视指导。 师:这个小组发现:格子不够用,怎么办呢?赶快讨论讨论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其介绍时如何解决格子不够这个困难的,小组展示汇报, 相互评价。预设有以下三种情况。 (1)预设1:我们是用添格子的方法。 (2)预设2:格子不够,我们又涂了旁边一列格子,这样就够了。 (3)预设3:我们用一格表示2人的方法。 2.质疑辨析,理解方法 如果是单数怎么涂呢?你们刚才说一格表示2个人,从哪可以看出来? 3.验证对比,优化方法 师:同学们真是厉害,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格子不够用的问题:一是添格子,二是再涂旁边的,三是一格表示两个人。(边说边把三种方法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哪一种更好一些?好在哪里? 生:第一种方法还要往上画格子太麻烦,第二种方法看起来乱糟糟的,第三种方法简单明了。 师:看来大家都认为用一个格子表示2个人的方法更好,因为它表示起来既简单又方便。 4.渗透一格表示多个 师:如果要统计全校同学的校服情况,一个格表示2人还合适吗?(不合适) 课件展示四年级所有学生校服尺码情况统计表 师:那一个格表示多少呢?(4,8,12……) 师:这样看来一格不仅可以表示2、3还可以表示更多,到底表示多少,得根据什么确定啊?(要根据具体的数量而定) 5.回顾制作过程 师:咱们班同学就是聪明!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统计图的制作过程:(课件演示,重点再说一下前两个的画法) 四、分析统计图 师:统计图完成了,我们来分析分析:(板书:分析数据) 观察统计图,你能从中得到什么数学信息?(生回答……) 师:大家得到的信息真不少! 【设计意图:通过对统计图的分析,既培养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又回应了之前提出的数学问题,充分体现了“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工具”的理念。对统计过程的梳理,使学生对统计的全过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