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224169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1《短歌行》教案

日期:2024-06-0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1661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1-2022,学年,统编,高中,语文,必修
  • cover
《短歌行》教学设计 2021年9月19日星期日 教材分析:《短歌行》是文学史上的名篇,也是新编教材的第一篇古典诗。这首诗表达了曹操对生命逝去的感慨和自己对于人才的渴望、统一天下的雄心抱负。从内容上来讲,本文并不很难,但是本诗是一首乐府旧题诗,那时候的诗歌不像宋代诗词一样结构清晰,让学生学起来不糊涂,还是有一定难度。 学情分析:部编新教材提倡活动教学,其中有很多形式,比如搞群文群诗阅读,其实我有时候在想,如果结合本校的情况来看,温儒敏他们这一套真不一定适应很多地方的教学。 教学目标1:读懂诗歌,翻译全诗。 教学目标2:清楚作者为何而忧,作者采取的态度是什么? 教学目标3:本文的艺术手法。 教学目标4:体味曹操的复杂主人公的形象。 教学目标5:暗示自己树立远大志向和宽阔胸襟(请用为自己的人生写下一句座右铭。) 教学用具:PPT,教学用时:1.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三曹经典名句导入。 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二、知人论世 1.曹操 见《师说》52页。 2.三曹七子。 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政治地位和文学成就对当时很有影响,后人合称之为“三曹”;七子: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得到后世普遍承认。 3.建安风骨。 见《师说》53页。 4.本文写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建安十三年,此时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 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并征服乌桓,统一了北方,然而却在赤壁之战中被南方“孙刘联盟”击败,54岁的他,面对战乱连年,而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曹操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致力于建功立业。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他乘船察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兴处,曹操横槊赋诗,吟唱出了这首千古名作。 三、文化传承与理解 1.乐府诗。 乐府是古代音乐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西汉设乐府令,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收集编纂各地汉族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后来,音乐曲调失传,但词保留了下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称作乐府诗。 四、读懂诗歌,抓住主旨,翻译全文(是何) 1.学生齐读,单独读。 2.回顾赏析诗歌的几种方法。 3.抓住主旨。本文的诗眼是什么? 4.翻译全诗。 五、深入阅读(为何) 1.曹操在忧什么。为何忧愁。 (1)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时间)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人才) (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功业未就) 2.他采取了什么行动?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六、特色鉴赏。(若何) 1.本文你最喜欢的一句诗是哪一句。 2.本诗的艺术手法。 (1)引用 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或是引用原句(明引),或是只引大意(暗引)。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诗人念念不忘贤才的一片真情。) 呦呦鹿呜,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达诗人礼遇贤才的态度。) (2)用典及其作用 所谓用典,是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引用典故可以使诗歌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增加诗歌内涵容量。 (3)再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